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采用了“当前生产,后期治理”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的需求在我国也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在受到环境容量与资源保障双重制约下,如今我国的经济社会正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显得额外突出。因此,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规范排放指标的相关规定,旨在明确相关法人主体的环境治理责任,切实贯彻环保法律法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然而公众可能质疑政府颁布的环境法律的执行力,学术界关于中国环境法规特别是否会引起经济影响,仍存在激烈的争论。现有文献还大多停留在研究政府在1998年发布的两控区政策对国民经济指标的影响,而针对最近十年颁布的节能减排政策的研究内容很少,因此本文以国务院在2009年、2012年和2017年三个时间点发布的节能减排政策为研究对象,预计将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研究节能环保政策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另外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在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的生产效率和相关公司绩效考核指标的同时,也承担着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可以研究政策宣布前后几年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得分的影响,来判断节能减排政策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影响。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的制造业企业,共涉及29个制造业二级子行业,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十一五规划至十三五规划期间颁布的三次节能减排政策对29个制造业子行业的股价影响。其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别研究了行业污染程度和环境责任得分对企业股价的影响。最后,本文利用了DID模型研究了2012年宣布的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业的2010-2017年的环境责任得分的影响,以此判断节能减排政策的长期有效性。事件研究法的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7年颁布的节能减排政策对大部分制造业子行业的股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2012年宣布节能减排政策时,处于污染程度更严重的企业受到环境规制的负向冲击影响更大。但同时2012年和2017年的节能减排方案颁布时,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责任得分越高,受到环境规制的负面影响越小。最后的DID模型研究结果为位于两控区并且污染情况越严重的企业面临2012年宣布的节能减排政策,增强了披露企业环境责任的意愿,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环境治理能力,但区分企业的国有属性后,本文发现国有企业披露公司环境治理信息的意愿并未增强,环境治理能力也没有提高。基于上述的实证结果,本文从分别从股市投资者、制造业上市公司和环保政策制定机构的角度提供了相应的建议。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为其未来遇到类似事件的发生时,能够更好解读政策、发现并分析信息,做出理智的判断;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能为其在未来公开披露环境治理信息提供相应的参考建议和努力方向,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面对节能减排政策时股价表现;再者,对于政府而言,帮助其深刻剖析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对于以后制定和推行环境保护政策极具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提高了环境规制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