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慢性下腰痛类型,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影响巨大。目前研究认为,源于椎间盘退变的脊柱周围骨与韧带组织的增生退变为其主要的病理改变。包括药物、理疗、针炙等多种方式的保守治疗手段对改善症状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长期随访疗效难以确定。手术减压及相应的固定手术对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可起到积极的治疗效果,但未从根本上阻断本病的发生、发展,长期随访疗效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况且手术的并发症及风险和经济成本亦不断打击着患者和脊柱外科医师的信心。因此,针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如何探索一种合理而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在根本上阻断本病的进一步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了。近年来,中国整脊名师韦以宗教授在总结国内外针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基础上,发现脊柱的退变与腰曲的变化关系明确,而腰大肌在腰曲的维系上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他发掘及改良了中国传统的悬吊复位法,认为通过调整脊柱在伸缩、旋转、屈伸及侧屈上四维变化,可恢复腰椎的正常曲度,进而影响到椎管的容积、椎间孔的大小,改善下腰痛和神经根刺激症状。并通过腰大肌针对性锻炼,维系腰椎的曲度,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本病。目前基于此的研究仍较笼统,科研设计尚欠科学,难以完整合理地评价其治疗效果及指导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目的:本课题寻求四维牵引治疗干预下腰椎管狭窄症与腰曲、腰大肌影像学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发病机制中腰曲及腰大肌的重要作用,研究四维牵引治疗的作用机制,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病痛,减少该病的复发,寻求更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符合腰椎管狭窄症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四维牵引治疗组、骨盆牵引对照组,通过设计随机对照试验,以传统腰椎骨盆牵引作为对照,运用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VAS评分)作为治疗前后、出院后1周、1个月、半年、1年时间点的疼痛与功能评价的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症状、功能的量化评定,综合评定腰椎四维牵引调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从放射学、腰大肌CT三维重建技术上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前后腰曲的改变、腰大肌影像学的变化,寻找三者间的量化关系,探讨其作用机理。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分析软件,两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组内前后均数对比采用配对设计资料t检验。结果:1、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院当天以及出院后1周、1个月、半年、1年,患者JOA、VAS疼痛评分量表评定组内比较,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VAS评分均值出院当天、出院1周、出院1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VAS评分组间均值出院1个月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JOA评分组间比较,出院当天、出院1周、1个月、半年、1年均值经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出院当天拍摄脊柱全长正侧位x光片,测量腰椎曲度弓形面积、弓顶距离,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弓形面积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弓形面积则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弓顶距离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弓顶距离则无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自组内左右侧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比较,经独立t检验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同时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左侧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右侧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双侧腰大肌最大横截面、最大纵轴面密度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腰椎JOA评分与腰椎弓形面积、弓顶距离呈正相关性,VAS评分与腰椎弓形面积、弓顶距离呈负相关性,腰曲变直的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曲有小幅度改善则症状、体征则有较大的改善。初步表明腰椎曲度与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密切的关系。2、四维牵引治疗对腰大肌的横截面、纵轴面密度水平具有干预作用,但四维牵引治疗后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纵轴面密度水平较前升高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探讨。3、四维牵引干预后腰大肌的横截面积指数改善不明显,即腰大肌治疗前后的肌容积无明显变化,这可能与干预时间不充足相关。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右侧腰大肌最大横截面积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初步证明腰椎管狭窄症与腰大肌的力学失衡具有密切关系。同时,通过JOA、VAS评分与腰椎曲度的变化以及腰大肌密度水平的变化,可以论证腰曲及腰大肌在腰椎管狭窄症发病机制的中重要作用,并证明四维牵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