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村镇聚落为农村地区人口生活和生产的空间。我国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造成城乡二元化,城市与乡村在政府政策、资源市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城乡融合发展地位日益凸显。因此,在城乡互动的视角下,研究村镇聚落的空间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发展演变模式有助于把握村镇聚落发展趋势和方向,为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研究区域为重庆市永川区,
【基金项目】
: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村镇聚落空间重构数字化模拟及评价模型(2018YFD1100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镇聚落为农村地区人口生活和生产的空间。我国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造成城乡二元化,城市与乡村在政府政策、资源市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城乡融合发展地位日益凸显。因此,在城乡互动的视角下,研究村镇聚落的空间演变特征、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发展演变模式有助于把握村镇聚落发展趋势和方向,为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研究区域为重庆市永川区,除城市建成区外所有用于农村居民集聚生活的用地及场所。永川区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地地貌,位于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内。本文基于“空间特征-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发展模式-规划引导”的研究框架,综合利用平均最近邻分析、热点分析、空间变迁模型、多元逐步回归、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引力模型等一系列方法,从空间分布、规模变化等方面分析永川区2008年到2017年从区域、镇域到村域的物质-经济-社会空间演变特征,剖析影响因素及发展的驱动力,提炼村镇聚落发展的空间模式。探求西南地区典型地域村镇聚落发展重构优化和实现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空间特征及演变:永川区城乡建设用地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分布状态,村庄建设用地总体集中,部分分散。建设用地整体从2008年到2017年处于增长状态,但村庄建设用地在减少。总人口从1984年到2018年逐渐上升;乡村人口则呈现缓慢上升-缓慢下降-保持稳定的特征。分别针对永川区城乡、村庄建设用地、镇域城乡建设用地、村域城乡建设用地进行空间变迁特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不同用地类型来看,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反映的永川区人居空间变迁模型主要呈现外延增长的趋势,用地变化速度远大于人口变化速度,用地整体粗放增长。经济空间变迁模型主要呈现紧凑增长的趋势,GDP增长幅度远大于用地变化速度。用村庄建设用地反映的农村人居空间、经济空间变迁模型变化较为剧烈,由于村庄建设用地大多处于缓慢衰退状态,空间受人口、经济的影响所产生的演变远大于受用地的影响。从镇域空间变迁模型来看,人口的变化幅度微弱,对建设用地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较小,各镇的发展主要依靠用地变化和产业变化的相互作用。从村域空间变迁模型来看,大多数村域的人口和经济处于缓慢变化的状态,部分村域用地变化幅度明显大于人口变化,用地和人口均衡发展的乡村较少。(2)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永川区村镇聚落的空间演变过程受到自然因子、区位因子、社会经济因子的综合影响。各个影响因素从2008年到2017年呈现不同的时空差异特征,总的来说,村庄建设用地在2008年主要受到耕地面积的影响较多,且影响程度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到2017年则逐渐开始受到道路交通和镇区行政中心的影响。而加入了城镇建设用地后,以城乡建设用地为因变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2008年城乡建设用地在中心城区和对外交通干线上集聚,自然条件、人口以及农业生产影响了城乡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和规模;2017年地形和农业发展及公共交通仍控制着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张趋势,此外城乡建设用地由以城区为中心集中扩张逐步蔓延为以各镇为中心扩张。城乡建设用地为多元动力综合影响,而村庄建设用地为二元动力影响。从城乡互动的角度来看,城镇化和工业化带动村镇聚落空间演变,而产业结构转型协同驱动村镇聚落可持续发展。(3)发展模式分析:在上文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从镇域的自然本底、区位优势、社会经济水平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和空间可达性指标研究,最后得出永川区各个镇的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并对剧烈转型、小幅变化、保持稳定三种状态的镇进行用地演变和用地空间格局分析,用以判断不同等级规模下的村镇聚落用地功能、产业结构等发展方向。最后深入到乡村级别,通过对永川区用地增长幅度为前10%的乡村的发展模式判断出永川区建设用地发展较好的村镇聚落主要为工业发展型和城镇化型乡村,同时结合永川区乡村中旅游业为大多乡村发展转型的重点方向,将乡村用地演变模式分为城镇化驱动、工业驱动、文旅驱动三种驱动力,并对每种驱动力主导的典型村镇聚落进行发展模式分析。最后,将上述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结合导入引力模型定量分析,并结合永川城镇体系规划,进行永川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和镇域发展方向分析,并挑选城镇化型、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农业型五类不同驱动力发展方向的镇和街道进行等级规模划分,从而探讨典型镇、村的重构模式。
其他文献
南方局时期(1939-1946)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复杂危险环境中进行革命斗争的特殊重要时期。此时,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党员们的党性修养,并结合当时国统区的特殊时空背景,发表了一系列加强党性修养的文章,初步形成了党性修养思想。他深厚的理论水平、坚定的政治立场、严明的组织纪律、优良的工作作风等成为了南方局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楷模。在周恩来党性修养观的指导下,国统区的党员们通过加
作为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中的核心部件,锂离子电池的使用量及能量密度不断提升,产热量不断增大,使用环境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锂离子电池的散热过程是否快速、温度均匀性是否达标,都会对锂离子电池的寿命、运行效率和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热管理。与传统的空冷、液冷热管理方法相比,使用相变材料热管理具有恒温吸热、均温性好的特点,但相变材料的热管理受质量限制、导热能力差,因此,需要将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不断下滑,国有企业面临经营效率低下、经营成本增加以及融资困难等问题,多元化战略已然不适合作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为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政府鼓励国有企业实施归核化战略,提出调整国有企业的经济结构,剥离清退“两非”、“两资”,在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国有企业应加强主业经营,政策的推动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快了归核化政策的实行。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背景下,本文
航空发动机叶片长期服役于离心载荷、热应力及燃气腐蚀等恶劣工况,导致其耐磨性、抗疲劳性降低,表面容易出现磨损、裂纹、断裂和变形等多种损伤。实现损伤叶片高质量修复及再制造对于航空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延长和维修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航发叶片的再制造流程主要包括三维检测、缺陷识别、几何重构、材料沉积、叶片复形和强化处理。其中叶片复形是利用精密减材加工技术去除材料沉积在叶片表面形成的不规则熔覆层,复形后的表面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导航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经过不断升级和完善,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多个领域,尤其在工程测绘中的实践运用更是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工程测绘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这为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文章通过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运行方式和优势,着重剖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工程测绘中的实践运用和
无人车技术的持续发展正推动着传统物流运输与工业生产的智能化转型。在某试验装置现场,需用特种工装系统完成大量实验模块向指定位置的长距离转运及精密装配工作。为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要求工装系统的转运载体具备自主导航功能。基于该需求,本课题以工装系统转运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实现其自主导航所需的全局定位、路径规划以及跟踪控制三项关键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基于工程样机予以应用验证,全文研究内容如
研究针对高盐对聚磷菌的抑制,以及榨菜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存在的非传统生物除磷现象及其除磷途径不明的问题,以榨菜废水为研究对象,研发出基于生物诱导化学除磷的榨菜废水高效低成本除磷技术。研究重点考察了微生物生长方式、有机氮种类、钙离子浓度、盐度、C/N对有机氮水解、反硝化脱氮系统除磷效能与途径的影响;利用SMT分级提取、SEM-EDS、XRD等方法对固相磷含量与组分、沉淀产物进行表征,解析了有机氮水解、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在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面对中心城区有限的空间和环境资源,大量城市选择多核心的卫星城环绕中心城区发展的现代城市结构,随之我国轨道交通线路数量和密度也大量增加,网络化的多制式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得到快速推进。为保证旅客出行过程的高效和流畅,打通多制式网络衔接点,轨道交通系统从单制式独立运营向多制式联程联运的方向转变已是大势所趋。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过轨运营实践和理论成果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城市老旧小区养老需求增长与户外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凸显。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城市老旧小区物质空间环境日益衰败,给居住在其中的老年群体带来诸多问题。本文以武汉市江汉区四个典型小区为例,以“老旧小区改造”等国家政策为背景,以“适老化改造”为理念,研究老旧小区的户外环境适老性,旨在填补相关评价指标与体系的空白,为城市老旧小区提供适老性方面的评估标准,同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