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畜流产给牲畜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流产的原因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与家畜流产有关的重要传染性疾病包括新孢子虫病、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沙门氏菌病等;非传染性因素包括应激、授精或遗传因素等。本文主要对中蒙边境牧区与流产有关的家畜传染性疾病-新孢子虫病与布鲁氏菌病展开调查研究。新孢子虫病(Neosporosis )与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 )分别是由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与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导致哺乳动物繁殖障碍的传染病,该类病主要引起流产、繁殖力下降、出现不育症状等,在全世界分布,对家畜养殖产业带来了严重损失。该类病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先后报道。在中国中部、西部都有新孢子虫病、布鲁氏菌病导致母畜流产的相关报道,然而,在中国与其他国家接壤区域,有关流产病原调查数据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与中国新疆与接壤的蒙古国边境,畜产品是农牧民维持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也作为当地经济收入的重点产业。蒙古国曾报道有关布鲁氏菌感染人群的现象,尚无关于蒙古国畜群间犬新孢子虫与布鲁氏菌感染大范围研究的报道。新孢子虫病、布鲁氏菌病是牛羊中重要的寄生虫病与细菌病,对家畜的健康构成威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来自中蒙边境地区的牛、山羊、绵羊、马血液样本,共计1188份进行了新孢子虫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畜种之间,牛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47.4%)高于山羊、绵羊、马。在不同地区中,乌布苏省新孢子虫阳性率最高;在不同年龄段家畜之间,2≤X<4年龄段的家畜阳性率最高。PCR检测结果与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基本吻合,PCR结果显示:不同畜种间,牛新孢子虫阳性率最高(31.5%);不同地区之间,乌布苏省新孢子虫的阳性率最高;在不同年龄段之间,2≤X<4年龄段的家畜易感。
2.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上述样本进行布鲁氏菌病调查,PCR检测结果,不同畜种之间,牛、山羊、绵羊、马的总感染率分别为3.1%(11/348)、10.3%(36/349),10.1%(35/345)、2.7%(4/146);7个地区之间,戈壁阿尔泰省较高为23%(6/26),中国新疆的感染率较低。不同年龄段间,X<2、2≤X<4年龄段感染率显著性差异,绵羊与山羊感染率较高。本研究描述了中蒙西部牧区牛、山羊、绵羊、马的新孢子虫与布鲁氏菌的系统进化关系,并在Genbenk数据库中上传了蒙古国犬新孢子虫的部分序列;系统进化树表明,中国新疆与蒙古国边境牧区新孢子虫株聚为一类,与英国、新西兰株亲缘关系较近。同时,中国新疆与蒙古国边境牧区的布鲁氏菌株聚为一类,它们与德国的羊种布鲁氏菌亲缘关系较近。
3.本研究中,对来自蒙古国科不多、乌布苏、巴彦乌勒盖、中国新疆青河的16份新孢子虫阳性DNA样本进行多位点微卫星分型,每个样品都显示出独特的多位点模式,标记物显示出较低的多态性水平,等位基因数量范围为1~6,没有发现新的微卫星等位基因模式;来自相同地理起源的分离株存在一定程度的亚簇,表明了新孢子虫广泛遗传多样性。
本次研究对中蒙边境牧区7个地区的牛、羊、马等家畜进行了新孢子虫病、布鲁氏菌病调查分析,研究结果不仅首次报道了蒙古国西部母畜中新孢子虫的存在,而且也为边境地区传染性流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1.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来自中蒙边境地区的牛、山羊、绵羊、马血液样本,共计1188份进行了新孢子虫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畜种之间,牛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47.4%)高于山羊、绵羊、马。在不同地区中,乌布苏省新孢子虫阳性率最高;在不同年龄段家畜之间,2≤X<4年龄段的家畜阳性率最高。PCR检测结果与抗体检测检测结果基本吻合,PCR结果显示:不同畜种间,牛新孢子虫阳性率最高(31.5%);不同地区之间,乌布苏省新孢子虫的阳性率最高;在不同年龄段之间,2≤X<4年龄段的家畜易感。
2.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上述样本进行布鲁氏菌病调查,PCR检测结果,不同畜种之间,牛、山羊、绵羊、马的总感染率分别为3.1%(11/348)、10.3%(36/349),10.1%(35/345)、2.7%(4/146);7个地区之间,戈壁阿尔泰省较高为23%(6/26),中国新疆的感染率较低。不同年龄段间,X<2、2≤X<4年龄段感染率显著性差异,绵羊与山羊感染率较高。本研究描述了中蒙西部牧区牛、山羊、绵羊、马的新孢子虫与布鲁氏菌的系统进化关系,并在Genbenk数据库中上传了蒙古国犬新孢子虫的部分序列;系统进化树表明,中国新疆与蒙古国边境牧区新孢子虫株聚为一类,与英国、新西兰株亲缘关系较近。同时,中国新疆与蒙古国边境牧区的布鲁氏菌株聚为一类,它们与德国的羊种布鲁氏菌亲缘关系较近。
3.本研究中,对来自蒙古国科不多、乌布苏、巴彦乌勒盖、中国新疆青河的16份新孢子虫阳性DNA样本进行多位点微卫星分型,每个样品都显示出独特的多位点模式,标记物显示出较低的多态性水平,等位基因数量范围为1~6,没有发现新的微卫星等位基因模式;来自相同地理起源的分离株存在一定程度的亚簇,表明了新孢子虫广泛遗传多样性。
本次研究对中蒙边境牧区7个地区的牛、羊、马等家畜进行了新孢子虫病、布鲁氏菌病调查分析,研究结果不仅首次报道了蒙古国西部母畜中新孢子虫的存在,而且也为边境地区传染性流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