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文凭政策运行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所诞生的一项特殊制度,产生的时间不长,目前还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近年来,关于独立学院的产权归属、投资收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有了不少的研究。本文借助文本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法和访谈法对独立学院文凭政策的历史变迁、实施现状、存在问题与原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独立学院文凭制度的改进提出了政策建议。  从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来看,以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和2008年4月出台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两个政策文本为标志,独立学院的文凭政策可分为分为文凭双轨制时期、学历与学位分离时期和逐步实现“文凭独立”时期三个阶段。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方法对江苏省独立学院文凭政策实施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了独立学院文凭政策在省级层面、院校层面和院内层面的实施情况,并了解了教育部26号令对独立学院招生、教学和学生的影响。  在调查中还发现江苏省独立学院文凭政策实施中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独立学院文凭政策实施中存在着“逆向选择”现象。(2)独立学院独立颁发学士学位对独立学院影响不大,但对独立学院学生影响很大。(3)独立学院学位授予权评审是一场确定结果下的“注水评审”。(4)独立学院的文凭独立只是一种新瓶装旧酒的“假独立”。并从政策本身的因素、政策执行主体的因素、政策执行客体的因素和政策执行环境的因素四个方面,对独立学院文凭政策的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通过研究得出四个结论:(1)独立学院的文凭政策由中央政府主导、中央与地方存在着博弈。(2)独立学院的文凭政策是一种“安慰性”与“象征性”的政策。(3)独立学院的文凭独立是一种“假独立”。(4)独立学院的文凭政策对独立学院的发展短期内影响很小,需要后续政策。为了使独立学院的文凭独立从“形式独立”走向“实质独立”,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多管齐下:促进独立学院文凭的实质性独立。(2)做好过渡期内的文凭授予工作,维护学生利益。(3)重视学位授予评价,提高独立学院的文凭含金量。
其他文献
学徒制历史悠久,手工作坊时期非常兴盛,那时候师傅雇佣徒弟,徒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观察师傅的劳动过程,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逐渐学会一项技能。后来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提倡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理论框架的实践,而其中的教育技术资源库的建设则是核心重点。基于列存储的数据库系统相比于行数据库在海量数据支持、复杂查询的
对中职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是步入职场中的必备技能之一。“流行文化”的积极元素在听说训练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引入流行元素是提升学生听说能力的举措之一。 For s
中国和坦桑尼亚的友谊源远流长,双方的经济合作、人文交流在近半个世纪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积极加强与坦桑尼亚的技术与人才方面的
民间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乡村学校置身乡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袤的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