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感和自卑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的消极情感体验,也是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高孤独感和高自卑感情况在体育康复保健班的伤、残、病、弱学生中较为普遍,且日趋严重,如何改善这类学生孤独和自卑的情感体验一直是体育学和心理学学者们共同研究的话题。合作学习是以心理学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以课堂人际关系为基点,以合作为基本动力,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一种综合性教学体系。体育康复保健课程是为保障普通大学中的特殊伤、残、病、弱学生公平接受体育教育权利而开设的体育课程。并要求在课堂中安排适当体育保健活动,以帮助恢复学生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逐渐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将合作学习运用于到体育康复保健课程中有利于丰富体育康复保健班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人际交往和探究学习能力,降低伤、残、病、弱学生孤独感和自卑感情况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增强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在调查了解体育康复保健班伤、残、病、弱学生孤独感和自卑感情况的基础上,探究基于合作学习的体育康复保健课程对伤、残、病、弱学生孤独感和自卑感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的查阅和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后,选用自卑感量表(FIS)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体育康复保健班学生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筛选出孤独感或自卑感较强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本研究将合作学习运用到体育康复保健课程中,对体育康复保健班学生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进行7周的教学实验干预。最后,运用SPSS 21.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对体育康复保健班学生的自卑感和孤独感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体育康复保健班学生孤独感和自卑感的性别、年级、类型差异,并对两个组实验前、后测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判断基于合作学习的体育康复保健课程能否改善学生的孤独感和自卑感,根据前、后测及延测数据分析实验效果是否具有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康复保健班学生孤独感和自卑感强于全国普通大学生孤独感和自卑感常模。体育康复保健班学生孤独感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女生自卑感显著高于男生。大一年级学生自卑感和孤独感都强于大二年级学生,但孤独感的差异存在显著性,自卑感的差异不显著。(2)体育康复保健班中不同伤病类型的学生孤独感和自卑感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残疾类型的学生孤独感和自卑感最强,短期受伤(术后恢复期)类型学生的孤独感和自卑感最低,慢性疾病类型的学生与残疾类型学生之间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差异不显著,短期受伤(术后恢复期)类型的学生与残疾和慢性疾病类型的学生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基于合作学习的体育康复保健课程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孤独感和自卑感,且具有持续性效果。其中对自卑感各分维度的分析可知,对自尊、社交自信、学习能力、体能四个维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对外貌这一维度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4)传统的体育康复保健课程对学生孤独感和自卑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效果。基于合作学习的体育康复保健课程对体育康复保健班学生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干预效果优于传统的体育康复保健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