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系统的公钥密码体制密钥特性分析及其应用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0861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L系统的公钥密码体制的重要特性在电子拍卖方面的应用。基于L系统的公钥密码体制通常又称作基于同态的迭代的公钥密码密码体制,是由Salomaa等人在1986年提出的基于Lindenmayer系统正规语言文法的公钥密码体制。L系统公钥密码体制的特点在于其陷门函数设计突破了初等数论的难解问题,转移到形式语言理论的词析问题。 在文章中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同态迭代的概念和L系统公钥密码体制理论,以及近年来的发展现状。然后,文章围绕三个重点展开研究: 第一,分析了L系统公钥密码体制的算法复杂性,指出该体制的复杂性是指数级的。基于这一结论,文章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密码体制:L系统m-公钥密码体制。改进体制主要利用了密钥中生成规则表的扩展,使该体制加密解密过程每步能处理的字节数增加。改进体制与分组明文技术结合使用,能降低加密和解密的复杂度,有效避免发生密文长度指数爆炸的情况。 第二,指出L系统公钥密码体制密钥对的4个重要特性,“多翻译同态对应多公钥”、“单一私钥对应多公钥”、“链式同态”、“树形密钥结构”。其中“利用单个私钥与单个同态生成多个公钥”的特点是L系统区别于现有密码体制的特点,“树型密钥结构”则是基于L系统公钥密码体制的电子拍卖协议的理论基础。 第三,以上面两个重点的研究为基础,本文利用“树型密钥结构”的特性,设计了一个基于L系统公钥密码体制的电子拍卖协议并进一步提出基于L系统m-公钥密码体制的改进建议。其后,文章讨论了该协议的安全性与性能。 最后,文章总结L系统理论应用于公钥密码框架的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其他文献
伴随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微惯性传感器的人体行为识别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新兴分支,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相比基于视觉的人体行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各个方面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尤为突出。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对其进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各种各样的网络犯罪层出不穷。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与传统的取证方法相比,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取证面临着涉案人员的身份难以确定、
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也叫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指为了解决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SOA
随着Web应用系统广泛应用于教育、商业、工业等领域,Web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项目的失败将可能导致Web危机的发生。在Web工程过程中,基于Web系统的测试任务是一项重要而富有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信息处理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有用信息不可缺少的工具。九十年代以来,Internet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它容纳了海量的各种类型的原始信息,包括文本信息、声音
工作站网络(network of workstations NOW)和Internet工作站(workstation in Internet WII)已经成为传统高性能分布式计算环境的一个高效可行的替代方案,但NOW和WII都面临着有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外兴起的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和方法之一,ERP系统以供应链管理作为其核心管理思想,支持集团化、跨地区、跨国界运行,其主要目的是将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中,词义消歧(WSD)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是一项“中间任务”,对于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许多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包括机器翻译、信息检索
随着电信传输网络的不断发展,业务种类的不断增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电信运营商越来越需要实时、准确地了解全网资源及资源的使用情况。对于国内大规模建设和应用的传送网,一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