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培训中体验法对提高中国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22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和生活的必需。然而,由于不了解文化和其他一些心理因素,交际失误甚至冲突频繁出现。通过培训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便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跨文化培训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获得了长足发展,建立起了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内容以及多种培训方法的一套完备体系。在诸多培训方法中,体验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由于种种因素,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明显滞后。然日益开放的环境仍对国内跨文化培训有着诸多要求。因此,引进国外先进理论显得尤为迫切。但是,国外普遍应用的培训方法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呢? 本文作者通过一次试验性跨文化培训项目,以普通高校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试图检验体验法对提高中国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性。培训中采用了体验法惯常使用的培训手段,如模拟游戏、案例分析、关键事件、角色扮演等,并借用了在国外被证明有效的活动。通过问卷对参与者培训前后跨文化意识进行测试,用SPSS 软件对得出的数据加以分析,同时凭借培训中作者的观察和结束后对参与者的访问,得出结论。结果表明,体验法总体上对提高参与者跨文化意识行之有效。但并非所有手段都得到其认可。尤其是以往受到极大好评的模拟游戏在参与者中反响欠佳。同时,习惯于传统中国教育的参与者在培训中的表现表明,其与体验法引导、鼓励自主思考的特性不相适应。因此,要进一步与国内大学生情况相适应,对体验法的运用仍需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2014年欧洲和国际能源市场总体上并未呈现大起大落态势,全球油气价格反而稳中有降,这一表象的背后隐藏着俄、美、欧之间复杂的能源博弈。虽然俄罗斯没有如2
老年高粘滞综合征治疗进展游枫慧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350001)陈君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50004)游枫慧副主任药师高粘滞综合征的治疗,以往常规应用扩血管药物来改善低灌注循环状态
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两股重要的力量,正在推动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一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意义最为深远的变革。未来10–15年,全球金融体系将出现
<正>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来自不同立场与观察角度的意见人言言殊。这自然无可指责。然喧哗之外,却也注意到一个关涉自身的问题,即:众多的论者,修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生,对莫
加强大学德育工作十分重要和迫切。大学要把德育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克服"两张皮"和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成才、轻成人的现象。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成因,
介绍了当归在云南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包括选地、苗床准备、种子苗培育、苗床管理、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归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对于处于战略防守方的中国而言,越是要向外拓展软实力,就越是要重视挖掘自身的凝聚力。凝聚力与软实力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均源于文化自身的吸引力,尽管其着力点不同,却共同
少数民族旅游在我国应该是开展比较早的旅游项目,赫哲族在黑龙江省是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人口较少的民族,当地独特民风和自然环境吸引了很多旅游者,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吸引旅游
<正>自然界中的色彩既是客观存在,也是人们的主观感受。不同的色彩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联想。彩色情感的这些联想,是人们主观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作用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呈国际化和产业化的趋势,这就要有人才的投入与承诺。当今的社会,学校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是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