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活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比较及政策引导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bi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解决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大幅增加问题已迫在眉睫。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我国居民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要有效、直接地促进居民生活能源节约,需要在区域层面对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实证探讨,以便对我国相关部门进一步制定居民生活领域能源消费政策提供参考。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生活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及生活能源消费政策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首先对生活能源消费的概念进行界定,确定研究对象为直接生活能源消费。其次,根据理论分析及以往研究成果,从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家庭及人口特征因素两个方面中选取了居民实际收入、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生活能源结构、人口特征、家庭规模、居民生活水平等7个影响因素,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然后,基于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人均生活能源消费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估计出各地区内各个影响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最后,对我国生活能源领域政策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借鉴国外的先进政策经验,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合理化降低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相关政策建议,以适应我国的低碳化经济道路。本文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受居民实际收入、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生活能源结构以及人口特征变量影响显著;中部地区除了与东部地区相同的收入、城市化水平、生活能源结构外,受家庭规模与居民生活水平影响较大:而与东部、中部地区较大不同的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是影响西部地区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重构我国生活节能政策制度框架大背景下,本文提出我国三区域通用政策建议四点,包括完善阶梯电价制度、建立绿色能源市场化机制、严控能耗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及着重促进中小城市发展,同时提出三区域差异化的政策建议分别为:东部地区着力开展个性化定点监控、中部地区着重推广共享可持续消费模式、西部地区着重公共服务投入与建设。
其他文献
地方国有文艺院团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事业单位类型,围绕其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讨论,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未间断。然而时至今日,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文艺院团在面临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供应链管理成了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也受到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采购作为产品增值过程的起点,在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供应链管理下的
现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交流习惯,而且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影响着整个社会组织结构和经济制度的形成。随着网络经济的不断发
随着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多频宽带传输已经成为有线、无线网络的一条必由之路。正是因为有许多不同频率的信号存在于同一传输信道内,无源互调失真(PIM)已经成为制约系
痹证胶囊是我院陈华元主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具有益气养阴,化痰行淤、通络止痛的作用.该制剂的科研课题"痹证制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99年被江
目的:探究二参益气补肾胶囊(Ershen)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模型肾间质小管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对TGF-β1/p38MA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制备CRF大鼠模型,将实
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提供了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原料需求,是经济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玉米种植和玉米加工构成了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和实际
近十年来,矿井瓦斯事故频发,其威胁性居于矿井各类灾害之首。瓦斯灾害之所以愈演愈烈,是因为采煤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导致的开采深度迅速增加,千米以上矿井在我国已比比皆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