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链修饰磺化杯芳烃的识别与组装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磺化杯芳烃是杯芳烃重要的水溶性衍生物之一,因其具有富电子的空腔以及上缘磺酸根,可以在水溶液对客体分子展现出强的配位作用,对不同客体显示出高的选择性键合。同时,利用磺化杯芳烃的两亲性相互作用,分子可以在水体系中实现分子自组装并构建出胶束、囊泡等高度有序的纳米结构,以此实现超分子体系的功能。目前,对于磺化杯芳烃参与的分子组装研究大都集中于构筑有序纳米结构的方面,对于磺化杯芳烃本身空腔、电荷、预组织的结构等因素对于诱导组装的作用并没有太多的探究。同时,对于下缘疏水链修饰后的两亲性磺化杯芳烃的研究仍大都停留在分子识别与自身组装方面。基于此,本论文合成了下缘丁基修饰与己基修饰的磺化杯芳烃,研究了它们与小分子阳离子客体的分子识别以及在客体存在下的组装规律,并进一步探究了其在刺激-响应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介绍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历史和超分子大环体系中的杯芳烃化学,并对磺化杯芳烃的分子识别、组装及其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及最新进展进行了概括。⑵选用磺化杯[4,5,6]芳烃和硫桥磺化杯[4]芳烃四种主体化合物,研究了它们与两亲类胆碱——肉豆蔻酰胆碱、月桂酰胆碱的组装性质,运用了紫外透光率实验、电导实验、动态光散射与透射电镜等方法考察了加入不同磺化杯芳烃后两种胆碱的临界聚集浓度的变化以及形成组装体的形貌,并对所形成的组装体对胆碱酯酶的响应做了初步的研究。⑶合成了下缘丁基修饰的磺化杯[4]芳烃,利用荧光竞争滴定法研究了其与金属钠离子的键合常数。之后,我们又利用微量热滴定法研究了其与6种有机阳离子的键合常数大小,用核磁共振光谱推测了主体化合物与客体分子可能的包结模式,并将所得结果与普通磺化杯[4]芳烃做了相应比较,可以看出,下缘修饰后的磺化杯芳烃的客体识别性质与普通磺化杯芳烃有了较大的区别。⑷选择下缘己基修饰的磺化杯[4]芳烃作为主体,研究了其在7种电荷数不同的有机阳离子存在下的组装性质。我们利用尼罗红探针测定了主体两亲的杯芳烃的临界聚集浓度的变化,并研究了部分拥有刺激响应位点的小分子存在下形成组装体的粒径、形貌以及刺激响应的性质。研究发现,小分子确实可以诱导两亲杯芳烃形成一定形态的纳米粒子,并可展现出一定的刺激响应功能。
其他文献
  湿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方法有其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聚丙烯的湿法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却受到了限制,由于湿法工艺的物料状态必须是粉料,而聚丙烯
  本文采用的烧结法中由于电极所有成分都是导电性良好的炭,因此能很好地降低电极的内阻。所得电极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比功率,对扫描速率的依赖性也有所降低。表明电极的比电
Diels-Alder(DA)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中重要的反应之一,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构筑环己烯或杂环化合物骨架,并进一步用于合成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或天然产物。因此,合理设计底物,探索
本论文合成了7个碳氯团簇和氯化富勒烯,并对碳氯团簇的willisamson反应性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利用PCl5氯化法和BMC(AlCl3、S2Cl2和SO2Cl2混合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