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一切都围绕身体这个话题展开。自原始社会以来,身体在艺术、医学、科学和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一直特别重要却也一直含糊不清,身体在这些领域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也相互促进发展。这个话题也引发了我对身体与艺术和商业这两者之间错综关系的分析和梳理。商业化的“身体”和雕塑家的“身体”是本文论述的核心(平面艺术家的身体在此不展开讨论),科学的发展作为其不可或缺的社会背景也会不断的进行同步论述。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尤其是进几十年量子物理和弦物理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对物质本质的认识越来越微观和深入,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反而越来越宏观,对万物和宇宙有了全新的时空观。同时,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对工具和器物的发明和使用已经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阶段,借助这些工具和器物,人类也变得史无前例的强大。这些科学上认知的进步,对艺术家一定会有新的启示;作为艺术家,也应该对新的时空观有所呼应。哲学上,艺术界所重视的古典哲学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已经足够深远,古典哲学语境所对应的艺术已经和现在的社会现状不完全贴合,古典哲学所滋养的当代艺术本身也因此产生了阐释的裂缝。现代哲学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较之艺术界,现代哲学更加紧密的跟进着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并不断从中提取新鲜的养分补充自身发展。在现代哲学的滋养之下,在现代物理的新时空语境中,我们的艺术批评和理论也应该有所调整和发展。在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体,涵盖的范围很宽广,本文重点分析商业化的身体和医学上的身体。本人认为:一切的剩余价值和利润都来自商业化身体,一切的消费也源自身体。这个无限扩大的身体越来越机械,越来越僵硬,越来越趋同,越来越模式化。医学化的身体也受到商业社会深深的影响,医学的身体也如同商业化的消费品一样被对待和修复。艺术家的视角在新的物理与哲学,新的时空的条件也会不由自主的发生转变,弦物理的出现也使得艺术家的思想有了全新的维度和认识空间。对应高度商业化社会,每个艺术家都会不自觉有自己的反应。对Erwin Wurm的雕塑本文做了讨论;最后,本文还重点分析了中国艺术家隋建国2008年作品《盲人肖像》。本文重点分析这些艺术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力求身体的回归,回归生物性,回归自然,对抗商业化的身体。希望对这些作品的分析能够给艺术家和身体这两者之间在新时空中找到新的关系。商业上对应的身体与艺术上所对应的身体,身体在社会中的多重空间关系,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会持续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