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教材,它的硬件设备基本上是一台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如IPad),电子教材的内容以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多媒体信息方式呈现。它可以提供互动教学、作业反馈、家校沟通等功能,让师生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师生、生生之间高效互动与学习。电子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应用,需要注意的地方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电子教材在我国沿海城市发展迅猛,比如上海,南京等城市学校对电子教材的使用早已如火如荼,而国内,比如四川等地,还刚刚起步,甚至是零基础,国外与国内的经验能否直接应用到内地来,再或者哪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哪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等等,这便是本研究的重点,结合我国内地的情况,探索电子教材应用的经验。因此本研究为电子教材在内地的普及以及推广有着相应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电子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比较了国内外电子教材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也将传统教材与电子教材进行了在教学以及功能方面做了较详细的比较。2、通过制定问卷调查表,抽取山海关第一中学使用电子教材的高级中学,并对其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采取不同方式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笔者制定了《电子教材在教学中问题现状调查表(学生问卷)》、《电子教材在教学中问题现状调查表(教师问卷)》,在问卷的信效度方面,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检查。在信度方面,选取重测可信度,以及利用SPSS实施可信度研究。关于效度问题则采用“内容效度比”(CVR)实施检查,由3到5名专家,对问卷效度实施评分评价。3、分析当前中学在电子教材教学中的运用现状问题。主要通过访谈、问卷形式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学生探寻电子教材在中小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通过对学生调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这也是本研究的重点,将问卷的效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在信度方面,把相应的参数控制在适合的信度范围内。4、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的调查,将结果做对比分析,分析电子教材在课程整合下的优势,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分析出秦皇岛地区电子教材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5、全文内容全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对本文选题以及和研究现状分析,并点名本次研究目标、内容以及具体方法;第二章探讨相关概念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基础;第三章调查教师以及学生在使用电子教材过程中的特点,并将其与没有使用电子教材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了比较;第四章总结并分析了学生以及教师在使用电子教材过程中的问题并分析了相应的原因;第五章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及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第六章补充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对全文观点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