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和2016年的春(4月下旬)、夏(6月下旬)、秋(8月下旬)三个季节,通过围栏陷阱法、样线法和网捕法对长白山北麓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记录到两栖动物6种,隶属2目5科6属;爬行动物8种,隶属于2目3科5属,分别占长白山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种数的66.67%和72.72%%。其中,两栖动物中古北种5种、广布种1种;爬行动物中古北界种7种、广布种1种。说明了该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主要以古北界区系成分为主。用多样性指数Shannon-Winener和均匀度指数Hurlbert测得该区域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两栖类:H=1.4339、E=0.8003,爬行类:H=1.7111、E=0.8794);两栖爬行动物的群落季节结构上,两栖类春季和夏季的相似性低于春季和秋季的相似性,而秋季和春、夏季节的相似性相同;爬行类春季与夏、秋季两个季节相似性相同,而秋季和夏季两个季节的相似性相同;不同生境类型两栖类的分布情况:林地生境中的两栖类优势种为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林缘草甸生境中的两栖类优势种为东北林蛙、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东方铃蟾(Bombina orientalis),池塘的两栖类优势种为东方铃蟾、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东北林蛙;不同生境类型爬行类的分布情况:林地生境中的爬行类优势种为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傍水生境中的爬行类优势种为黑龙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和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林间裸岩生境中的爬行类优势种为乌苏里蝮蛇(Gloydius ussuriensis)和岩栖蝮蛇(Gloydius saxatilis)。通过判别分析方法对有尾类繁殖期生境选择进行研究,通过Mann-Whitey U检验繁殖期极北鲵和东北小鲵(Hynobius leeehii)的生境选择因子发现,在海拔、水体深度、距离道路距离、坡向上差异极显著,在水体温度上差异显著,其他生态因子无差异,通过卡方检验得出郁闭度、基底上差异极显著;从逐步判别分析的结果可得出极北鲵和东北小鲵繁殖期生境的选择上既有分离也有重叠,进一步通过逐步判别分析得出海拔和水深导致极北鲵和东北小鲵在繁殖期生境分离,判别成功率达到80.8%,贡献率上海拔大于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