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杨继洲“迎随补泻”针刺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研究该针法对心肾不交中医症候的改善情况,探索杨继洲“迎随补泻”古典针法治疗疾病的临床价值,为推广古典针刺补泻手法治疗内科疾病提供更广阔的适应范围。方法:将66例符合本课题研究标准的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采用单盲设盲法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方法采用杨继洲“迎随补泻”针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以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SQI)、中医症候评分表为观察指标,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8.79%。两组总体疗效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心肾不交中医症候方面,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心肾不交中医症候积分,且治疗组在改善心肾不交中医症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改善睡眠不安、心烦不宁、潮热汗出、心悸怔仲、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方面,而在改善腰膝酸软及男子遗精或女子月经不调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都能改善PSQI评分,且对PSQI评分的改善相当。结论:1、杨继洲“迎随补泻”针刺法和普通针刺法均能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中医症候积分,且治疗组在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中医症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改善睡眠不安、心烦不宁、潮热汗出、心悸怔仲、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方面。2、杨继洲“迎随补泻”针刺法和普通针刺法均能改善PSQI总分及各成分评分,且两种方法对失眠患者PSQI评分的改善相当。3、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杨继洲“迎随补泻”针刺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针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