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弱势儿童的生存条件和心理状况更是需要社会中每个人的用心呵护。近年来,儿童题材纪录片多集中在弱势儿童身上,如贫困地区的儿童、留守儿童、孤儿和残障儿童等,其中残障儿童题材纪录片生产数量相对较少,特殊的人物形象对观众的观赏心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能够真实影像化传播的纪录片是反映残障儿童群体的最佳方式,但是摄像机对弱势群体的介入,以及如何讲好故事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难题。因此,本研究围绕残障儿童题材纪录片进行探讨,对近年来有关残障儿童题材纪录片进行解读,梳理出相关特征,并从残障儿童题材纪录片在创作时较难把握的叙事艺术展开探讨。文章基于纪录片的叙事特点,以残障儿童为关注对象,并结合伦理学学科知识,通过在毕业作品《心声》中的创作实践,从叙事策略和叙事伦理方面对残障儿童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本文对残障儿童纪录片进行了概念界定,结合案例分析了残障儿童题材纪录片的特征,残障儿童表达自我能力的受限影响视听语言的处理,以及观众视角的差异产生了一定的创作困难。笔者探究了目前残障儿童题材纪录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多集中在苦难叙事层面,创作者主体意识的引导影响了纪录片的客观性。然后从叙事角度、叙事语言、叙事风格三个方面研究了残障儿童纪录片的叙事策略,通过多元视角、重复叙事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强化长镜头意识和解说词的必要补充完善现场细节,设置矛盾冲突和采访式记录的方式提高可观赏性。其次针对叙事主体层面的伦理介入、叙事文本层面的伦理表现和叙事接受层面的伦理对话分析了在纪录片的创作阶段中应当注重的叙事伦理问题,平衡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确立创作者的伦理立场,从叙事伦理角度探究了残障儿童题材纪录片在创作阶段中创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笔者结合毕业作品《心声》的实践创作,将叙事理论与实际创作相结合进行了叙事研究,分析了毕业作品的叙事艺术。最后,通过叙事方面的研究展望了残障儿童纪录片在今后的创作趋势,期望能为残障儿童纪录片更加全面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