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冯至算是一个特别的诗人.他虽然在二十年代就被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但解放后却一直湮没无闻,迟至80年代后期才又被人们重新提起.冯至不是一个从表面就可以加以评价、解读的诗人:这不仅表现在其诗风的一生三变,更在于其《十四行集》的令人难以索解上.现代诗,哲理诗,存在主义诗,沉思的诗,等等,众说纷纭,为读者设下阔大的解读空间.自二十年代的《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一举成名之后,冯至就偃旗息豉,沉默了十余年之久,几乎完全中断了诗歌的创作.但在1942年,他却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向世人捧出了卓尔不群的二十七篇《十四行集》.此诚可谓厚积薄发的心血结晶,正如一只蚕蛹经过漫长的韬光养晦,蓄足能量后终于破茧而出,绽放出美丽的双翅,翩然飞舞,从而完成一次生命的精彩蜕变.那么,在这十年中,冯至究竟做了什么,他学习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是什么促使了这个在当时中国颇具独创性的《十四行集》的诞生?他又为什么那么地改弦更张,诗风大变,写出如此有特色的诗歌,将格律、文字、意象、哲思、体验都熔为一炉,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思想与艺术的交相辉映,焕发出夺目光彩.这在整个中国四十年代的革命文学和抗战文学的热潮中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形成鲜明的对照,折射出诗人独到的文字技巧、卓越的语言艺术以及深婉而又淡然的哲理情思.该文试图回答以上的全部疑问,揭开笼罩在《十四行集》上的神秘面纱,梳理诗人前后作品的重大转变及其内在的深刻动因,剖析其痛苦而决然的心路历程,从而给读者展示一个更真实的诗人冯至.该文思考的重点是:冯至为什么不承认自己二十年代写的诗是诗;他对文字的理解有什么重大转变;这种转变与其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有什么内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