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表覆草和覆膜栽培是西北地区普遍采用的两种栽培模式,对提高旱地粮食产量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地表覆草和覆膜及施氮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对维持土地肥力和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的土壤,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表覆盖和施氮量对土壤有机碳氮及轻质有机碳氮及供氮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优化旱地作物栽培与养分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与常规栽培相比,地表长期覆草会提高土壤氮素矿化势,降低矿化速率;覆膜则会降低土壤氮素矿化势,提高矿化速率,覆草、覆膜和常规的矿化势分别为25.0~29.7、23.2~25.9和23.3~26.2 mg.kg-1。覆草土壤的轻质有机碳较常规增加39%~42%,但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覆膜土壤有机碳及轻质有机碳与常规没有显著差异。可见,作物生长过程中,地表覆草栽培能使土壤将较多的矿质氮转化形成可矿化有机氮;覆膜栽培则不利于土壤的有机氮累积。2)覆草栽培下,施氮使土壤有机碳减少2~6%,有机氮增加3~4%,轻质有机碳氮分别增加11~13%和21~32%。覆膜与常规栽培,施氮后有机碳氮变化因施氮水平而异,但覆膜栽培土壤的轻质有机碳下降3~18%,轻质有机氮增加5%~14%,常规栽培土壤的轻质有机碳氮分别增加1~5%和12~14%。施氮促进土壤轻质有机氮积累,提高土壤供氮能力,但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3)经过61天培养,覆草、覆膜和常规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分别减少4.0,2.5,3.9 mg.kg-1,有机碳矿化累积量分别为125,100和101 mg.kg-1。覆草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土壤代谢熵在培养过程中均高于覆膜。培养结束后,覆草土壤轻质有机碳氮含量的减少值明显高于覆膜和常规。覆草能增加土壤有机碳氮的易矿化组分,提高土壤有机质的生物有效性,覆膜则会降低土壤有机质的生物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