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前脑背侧神经元的体外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lovest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是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在体外建立的稳定的细胞系。ES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全能性,重新移植入发育中的囊胚能够形成嵌合体小鼠,也能在体外诱导分化成机体多种类型的细胞,是临床退行性病变和组织损伤的潜在替代材料。   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发育起始于外胚层神经上皮的诱导分化,形成神经板。随后神经上皮快速扩增,神经板折叠并融合形成神经管。其中,神经管前端膨大区形成脑,后段发育为脊髓。在神经管前部的预定脑区,神经管局部膨大,形成结构上区分明确的前脑(forebrain)、中脑(midbrain)和后脑(hindbrain)。前脑逐渐发育并分化为端脑(telencephalon)和间脑(diencephalon);而端脑进一步区分为背侧和腹侧;背侧端脑最终形成大脑皮层和海马(以及嗅脑)。大脑皮层是一切高级神经活动的中心,而海马是记忆存储的主要区域,它们均来源于端脑(或者模糊称为“前脑”)背侧神经元神经前体细胞。小鼠大脑皮层的发育起始于胚胎第10天(E10),增生的前体细胞位于脑室带(ventricularzone,VZ)和室下带(sub-ventricularzone,SVZ),而新生的神经元则离开增殖区,沿辐辏方向向表层迁移。出生时,大脑皮质由6层细胞组成,它们按照由内向外的顺序依次生成,即先生成的神经元位于皮质底层,而后生成的神经元位于皮质表层。   大体上,体外ES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方案可归为两大类:(1)贴壁生长的单层胚胎干细胞;(2)悬浮生长的胚胎干细胞团。前者主要依赖培养基和培养基内生长因子的调控;后者除了培养基的因素,还包括细胞间的相互影响。Lee等诱导ES细胞形成类胚体(embryoid body,EB),包含三个胚层起源的多种细胞类型。在这种混合细胞团中,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 cell)能够在含FGF2和EGF的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得到扩增;并且扩增的NS细胞经Shh和FGF8b因子处理后,诱导产生包括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内的多种中、后脑神经元类型。   控制前脑分化的信号主要有Wnt,BMP,FGF和Shh通路等。其中Wnt信号分子对于皮质神经元的产生和类型分化具有重要影响。在胚胎发育早期,Wnt分子沿神经管从前到后浓度逐渐增加的梯度分布,诱导大脑中、后部神经元特征。而发育相对晚期,鸡胚的Wnt基因富集在预定的前脑背侧或者其邻近区域,参与前脑背侧神经元的发生和发育,当Wnt信号受到阻断时,背侧神经元标志Emxl,Pax6和Ngn2不能表达;而Wnt通路激活时,作用范围内的神经元失去其腹侧特征,而转化为背侧神经元。小鼠胚胎研究中,经典Wnt通路受到阻断时也得到与之一致的结论。   特异性基因标志是研究体内外细胞分化的重要工具。例如,转录因子Sox2基因上游一段5.7 kb的序列包含一个增强子,能够驱动Sox2基因的表达;在该增强子下游添加一段(beta)-geo序列,可观察到该增强子激活的Sox2表达最早出现于胚胎发育的第3.5天(embryo3.5,E3.5),至E12.5天表达范围局限于脑室带(ventricularzone,VZ)等包含大量神经干细胞的区域[5]。另一项研究采用Cre/loxP重组系统,将cre基因定点连接在FoxG1基因簇,并通过FoxG1-cre与3个不同的loxP报告基因的小鼠的杂交,得到基因重组小鼠,显示正常的胚胎发育中,FoxG1分布于端脑、视泡、嗅上皮、中后脑交界等部位。最近一项研究使用cre和Emx1基因重组,显示Emx1基因表达在E9.5天开始出现,最早位于前脑背侧,并在发育后期分布于海马CA1-CA3区,以及齿状核[7]。另外,一种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性中间丝蛋白nestin的增强子,与lacZ报告基因融合,显示nestin在神经板和随后的神经管上增生细胞中的表达。   然而,这些报道中荧光蛋白尚不能代表神经系统的皮层发育阶段,即前脑背侧神经元的分化及增殖情况。胚胎发育12.5-15.5天对前脑背侧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的D6-GFP转基因小鼠,提供了皮质发育的理想模型。Stefan Krauss实验室建立的D6-GFP转基因小鼠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rescentprotein,GFP)基因,该报告基因接受背侧前脑特异性表达的Dach1基因增强子D6的调控。从小鼠胚胎10.5天起,前脑区域出现散在的GFP+细胞,逐渐分布于整个背侧前脑,并持续至出生后。组织学染色证实D6-GFP+细胞主要为新皮层及海马的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元。因此,本实验的目的(1)体外扩增培养D6-GFP转基因小鼠的胚胎干细胞;(2)探索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的方法,观察前脑背侧神经元/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定亚群在体外分化和增生情况;(3)探讨Wnt信号通路对胚胎干细胞向前脑背侧神经元诱导的影响,以期优化诱导方案。   方法:   1.不同细胞的体外培养:   (1)D6-GFP小鼠胚胎干细胞在添加白细胞抑制因子1000 U/ml(leukemiainhibitory factor,LIF)的含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和传代。   (2)普通类胚体(normal embryoid body,nEB)在含5%基因敲除的血清替代物(KSR)的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培养;   (3)快聚类胚体(quick embryoid body,qEB)在含5%基因敲除的血清替代物(KSR)的无血清培养基中,置于弧形底的96孔板培养。   (4)流式分选的D6-GFP+细胞在含bFGF10 ng/ml,和EGF20ng/ml,以及B271Unit/ml的神经培养基中培养。   2.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分别制备不同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样本,其中胚胎干细胞检测使用细胞爬片,nEB为附着于多聚赖氨酸的细胞球,qEB为OCT冷凝剂包埋的-20℃制备的冰冻切片,分化的神经球细胞爬片,进行常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包括固定,通透,抗原封闭,一抗孵育,二抗孵育和核染色等步骤。其中二抗使用荧光共轭抗体,反应结束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   3.定量PCR检测:提取RNA,标本来自(1)胚胎干细胞,分化6天的nEB,分化12天的nEB,以及培养的前脑神经干细胞。(2)qEB细胞中显微解剖得到的D6-GFP阳性和非阳性细胞。使用全RNA提取试剂盒提取RNA,使用寡核苷酸引物p(NT)6合成cDNA和逆转录试剂盒合成cDNA,使用SYBR绿色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进行检测。   4.流式细胞检测:选取不同代数的胚胎干细胞,使用胰酶/EDTA消化和分散后,调节细胞终浓度为0.5×106/ml,在PBS中使用SSEA-1(IgM)单克隆抗体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加入Alexa594-荧光共轭二抗后,冲洗,使用FACS AriaⅡ流式细胞仪进行阳性细胞的定量检测。   5.流式细胞分选:取含有D6-GFP+细胞簇的快聚类胚体,使用胰酶/EDTA消化和分散后,使用FACS AriaⅡ流式细胞仪进行样本检测和分选。GFP信号的采集波长范围是488±5nm。分别收集D6-GFP阳性和非阳性细胞。   6.统计学处理:所有检测重复2遍以上。定量检测的指标中,统计数值使用mean±S.E.M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果:   1.胚胎干细胞的体外扩增   1.1 D6-GFP转基因小鼠ES细胞的形态学:D6-GFP小鼠ES细胞呈现单层贴壁生长,细胞紧密排列,边界不明显,而成片生长的细胞周围边缘光滑。   1.2 D6-GFP小鼠ES细胞的增殖特点:小鼠ES细胞处于活跃的细胞分裂期,增殖迅速,平均约每1.5天扩增8倍。   1.3 D6-GFP小鼠ES细胞表达原始细胞标志:ES细胞强表达原始干细胞特征分子Oct4和Sox2,而分化细胞(神经元/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则为阴性。   2.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普通类胚体   2.1 普通类胚体(nEB)的形成:D6-GFP小鼠胚体干细胞悬浮生长为普通类胚体(normal embryoid body,nEB),nEB在1-2天内形成,大小不等,呈现球形或橄榄形,培养早期类胚体表面光滑,细胞聚集紧密;后期在表面附着有少量坏死细胞或细胞碎片。   2.2 普通类胚体(nEB)中分化细胞的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比较胚胎干细胞,分化6d的nEB,分化12天的nEB,以及培养的前脑来源的神经干细胞。结果显示,(1)全能性干细胞的标志Oct4,Nanog,和Klf4表达逐渐减弱,前脑神经组织的特异性分子FoxG1,Pax6,Sox5,和Dach1等分子表达上调。(2)同时,Nkx2.1,Hoxb9和GFAP等非前脑组织特异分子,和Brachyury(Bra)和Vimentin等非神经的组织特异分子的表达也有上调。(3)经典Wnt信号通路的分子基因表达也有变化.   2.3 nEB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神经前体细胞:对完整的附着于玻璃盖玻片表面的nEB,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nEB细胞,表达神经相关的细胞标志nestin,Tujl和GFAP。然而,在悬浮生长的nEB内,D6-GFP+细胞几乎不可见;经固定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强化后,少数EB显示出GFP的表达。   3.胚胎干细胞向前脑背侧神经元的分化-快聚类胚体   3.1 动态观察快聚类胚体(qEB)的形成:悬浮的D6-GFP小鼠胚胎干细胞,在96孔培养板快速聚集(<24 hr)成快聚类胚体(quick embryoid body,qEB)。qEB形成迅速,细胞团大小一致;在相同的分化时间,细胞团体积远大于普通类胚体(nEB)。qEB通常诱导ES细胞产生D6-GFP+细胞,D6-GFP+细胞出现在大约分化第10天,每个qEB细胞团通常包含1-2个D6-GFP+细胞簇,D6-GFP+qEB的产生几率约为40%(n=6)。使用不同因子处理,提示bFGF/EGF提高D6-GFP+qEB的几率至75%(n+2),但D6-GFP+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从35%减少至19.6%。同时,bFGF/EGF因子处理的D6-GFP+细胞的荧光相对较暗。   3.2 快聚类胚体(qEB)中分化细胞的分子标志:qEB冰冻切片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D6-GFP+细胞与前脑背侧神经元/神经前体细胞标志Sox2,Pax6,Tbr1和Tbr2等表达重合。D6-GFP+细胞簇内细胞的单极表达N-cadherin分子。   3.3 快聚类胚体(qEB)中D6-GFP阳性和非阳性细胞基因表达:基因表达检测显示前脑蛋白FoxG1和前脑背侧神经元标志Dach1,Pax6和Sox5在D6-GFP阳性细胞中的表达量多于非阳性细胞。   3.4 Wnt信号通路在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qEB培养的后期用Wnt信号通路的激动剂和抑制剂处理。未处理组D6-GFP+细胞比率为35%,Wnt3a分子处理后增加至57%,Dkk1处理后减少至18%。全反式维甲酸处理,无GFP+细胞产生。   3.5 快聚类胚体(qEB)来源的D6-GFP+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特性   3.5.1 D6-GFP+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分选从qEB中获得纯化的D6-GFP阳性和非阳性细胞,其中D6-GFP+细胞在7-10天后形成神经球,球内细胞保持明亮的绿色荧光。   3.5.2 D6-GFP+细胞的分化:qEB来源的D6-GFP+细胞经神经球培养扩增后,在神经干细胞分化培养基(不含EGF因子)中贴壁并分化为nestin+,Tuj1+和GFAP+细胞,三者百分比分别为87.7%,9.6%,和4.2%。   结论:   1. D6-GFP小鼠的ES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够快速扩增,并维持其未分化的干细胞状态。   2. ES细胞经普通类胚体(nEB)诱导,表达前脑背侧神经元/神经前体细胞的分子标志,但未能有效诱导D6-GFP+细胞。   3. ES细胞经快聚类胚体(qEB)诱导,有效诱导D6-GFP+细胞。利用GFP+标记可以对前脑背侧神经元/神经前体细胞的增生和分化进行动态观察,定量检测,细胞分选和分子调控等实验。   4:qEB和nEB诱导过程均有Wnt信号通路的参与,Wnt信号的活化促进形成D6-GFP+细胞,但尚不能确定其机制是促进细胞增生还是分化。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电路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论题.说明了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动,加强设计性实验的重要性;阐明了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因人施教的步骤:指出了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江苏淮北国营农场,小麦机械化程度在90%以上。近几年亩产在250公斤左右,单产最高的滨淮农场全场平均达350公斤以上。千斤条田(50-100亩左右)亦常常出现,如1984年滨淮农场曾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 RNA(noncoding RNA,ncRNA)分子,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目前对大部分lncRNA的作
面临21世纪的挑战,幼儿教育将由过去偏重知识和技能传授向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素质转变.瑞吉欧方案教学是幼儿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案教学的教育理念
目的:观察口炎清颗粒联合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82例(年龄>6岁)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复方谷氨酰胺颗
“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是钪、钆等17种元素的总称。它的化学性质活泼,仅次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它以稳定的氧化物、硅酸盐、磷酸盐、氟化物等多种形式存在于
成人高校的外语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有效手段改革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能力,并且结合学生的特点,制订阶段性的发展方案,提高学生外语水
这个品种在北京市种子公司品比试验中,连续三年获高肥组最好评价和第一名。每亩增产小麦93.7斤。一般栽培下亩产可达974.7斤。在优良栽培条件下亩产可望突破1000斤。是北京地
现代信息技术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可以有效地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发挥独特的优势.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不断地改变着课堂教学方式,传统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
职业教育教学工地的发展是基于教学改革的需要,职业教育教学工地发展中教学质量的评价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要全面落实以教学改革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为评价的标准;二是要全面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