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中春夏茬番茄的灌溉模式试验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allingCour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综合试验基地的日光温室内进行了日光温室中春夏茬番茄灌溉模式的试验,本研究在日光温室中分别采用滴灌、渗灌、小管出流三种节水微灌技术,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灌水方法下不同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情况、产量、品质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灌水量与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联程度,并确定了作物水分的敏感期。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反映高产、优质、节水效果的指标(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分别确定小管出流、滴灌、渗灌条件下番茄的适宜灌溉制度,以及番茄生产的最佳灌溉模式。具体的结论如下:1.不同的水分处理间,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变化趋势一致,前期生长缓慢,随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最后增长速率趋于平缓,但不同灌溉方式及水分处理间的差异十分显著。三种灌溉方式下,番茄植株长势呈现出渗灌好于滴灌,滴灌好于小管出流。2.三种灌水方式中渗灌条件下维生素C含量积累的最多;小管出流条件下有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最多;渗灌条件下糖酸比最高;同一灌水方法中,开花结果期和结果盛期适当进行水分亏缺处理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3.小管出流、滴灌、渗灌条件下蕃茄产量和品质(Vc)与开花结果期和结果盛期的灌水量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是结果后期,苗期再次之。4.温室生产中不同灌水条件下土壤水分对作物长势、产量、品质的影响显著。番茄的全生育阶段,土壤含水量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开始灌水产量较高。5.温室内番茄在不同灌水方式下的适宜灌溉制度(1)小管出流条件下番茄适宜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为450mm,苗期灌水2次,灌水定额为45mm;开花结果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40mm;结果盛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50mm;结果后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30mm。(2)滴灌条件下番茄适宜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为400mm,苗期灌水2次,灌水定额为35mm;开花结果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40mm;结果盛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40mm;结果后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30mm。(3)渗灌条件下番茄适宜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为380mm,苗期灌水2次,灌水定额为25mm;开花结果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40mm;结果盛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40mm;结果后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30mm。6.番茄最佳灌溉模式番茄的最佳灌溉模式为:渗灌,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为380mm,苗期灌水2次,灌水定额为25mm;开花结果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40mm;结果盛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40mm;结果后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为30mm。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3%NaC l溶液(简称高渗盐水)沙丁胺醇治疗轻、中度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细支气管炎)的卫生经济学效果,为改进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
本体论的边界梳理关系到媒介技术的研究精度。在传播学和技术哲学中,媒介技术本体论的边界问题,长期模糊且不受重视。媒介、传媒、信息技术等概念在学术著作中混为一谈。所以
<正> 藏族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畜牧业文化的发展。研究藏族历史文化的根基,必然要从畜牧业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中探索其活动规律,从而更加深入地去分析、研究其丰富多采的文
本期发表吴贵生教授与博士生杨志刚合写的“制造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该文的研究得到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K00-10-45)、清华大学重大软科学项目的立项,并获
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了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并考察了活化剂氯化锌溶液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吸附剂
目的了解柳州地区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和淋球菌(NG)3种主要生殖系统疾病病原体的感染现状,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47 618
目的本组通过对34例髋关节置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前、术后渐进性、个体化护理和康复指导,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收善情况,保持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活动功能,改善其自理能力和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对2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
本文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标准和要求,结合学校、学科的特点,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传统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认为其无法达到"卓
<正>化学反应先后类图表计算题不仅能充分暴露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而且能综合考查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因此一直受到命题者的亲睐。但对学生而言,此类题是图表类计算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