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球面多焦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k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非球面多焦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3D IQ RESTOR TORIC IOL,SND1T,Alcon,简称ART IOL),是将非球面、多焦点的设计以及矫正散光的圆柱镜与人工晶状体的球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用于矫正白内障患者的角膜规则性散光和老视,提高患者全程视力,是真正意义上具有全面屈光矫正功能的人工晶状体。它可以在有效矫正角膜散光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球差,矫正老视,提高全程视力,改善患者视觉质量。本研究评价新型渐进衍射非球面多焦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评价患者满意度,并分别与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3D IQ RESTOR IOL,SN6AD1,Alcon,简称Restor IOL)及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Toric IOL,SN6AT,Alcon,简称Toric IOL)植入术后的结果进行对比。方法1.选取2013年06月至2014年0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26例,150眼,分为三组,每组50眼。其中,术前规则角膜散光0.5-2.5D患者植入ART IOL,设为试验组,简称ART组;术前顺规角膜散光<1D,逆规角膜散光<0.75患者植入Restor IOL,设为对照组1,简称Restor组;术前规则角膜散光1.0-3.0D患者植入Toric IOL,设为对照组2,简称Toric组。2.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用OQAS视觉质量分析仪检查三组患者的OQAS参数(客观散射指数,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值,斯特列尔比值,模拟对比度视力),对比敏感度、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并进行脱镜率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绘制三组患者的离焦曲线。术后3个月,检查ART组和Restor组的最佳近视力、60cm中距离视力。检查ART组和Toric组的轴位旋转度及残余散光。3.统计学分析方法应用SPSS17.0版软件包处理数据,ART组与Restor组中距离及近视力比较,ART组与Toric组轴位偏转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间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和OQAS参数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及LSD检验,计数资料(1天中视觉不良症状出现时间、脱镜率及满意度调查)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远视力(LogMAR):三组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检查远视力的变化,ART组术后四次检查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stor组术后四次检查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oric组术后四次检查结果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患者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ART组分别为:0.07±0.11,0.02±0.07,Restor组分别为:0.10±0.09,0.02±0.07,Toric组分别为:0.08±0.12,0.02±0.07,三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裸眼远视力均达到了0.3Log MAR以上的功能性视力。2.中距离视力(Log MAR):ART组及Restor组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检查中距离视力的变化,ART组术后四次检查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stor组术后四次检查结果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ART组裸眼中距离视力为:0.19±0.12,Restor组为:0.21±0.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RT组90%患者达到0.3Log MAR以上中距离视力,而Restor组为84%。3.近视力(Log MAR):ART组及Restor组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检查近距离视力的变化,ART组术后四次检查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stor组术后四次检查结果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ART组裸眼近视力为:0.08±0.11,Restor组为:0.10±0.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两组均有70%患者的近视力达到J3以上。4.离焦曲线:术后3个月,ART组和Restor组的离焦曲线均呈双峰状,分别在远焦点、近焦点达到峰值,中距离焦点为峰谷;Toric组的离焦曲线呈单峰状,在0D左右达到峰值。5.轴位旋转度:ART组及Toric组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检查轴位旋转的变化,ART组术后四次检查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oric组术后四次检查结果之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ART组轴位旋转度:(4.18±1.60)度,Toric组轴位旋转度:(3.84±1.68)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对比敏感度:术后3个月,在所有空间频率下,Toric组均优于ART组和Resto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RT组与Restor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OQAS参数(1)客观散射指数(OSI):ART组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检查结果发现,1天与1周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周与1个月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与3个月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三组之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值(MTF cutoff):ART组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检查结果发现,1天与1周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周与1个月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与3个月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三组之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斯特列尔比值(SR):ART组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检查结果发现,1天与1周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周与1个月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与3个月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三组间斯特列尔比值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RT组和Tori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RT组与Resto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stor组与Tori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模拟对比度视力(OVs):ART组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检查结果发现:OV100、OV20、OV9,1天与1周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周与1个月的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与3个月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三组之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脱镜率和满意度调查:ART组与Restor组分别有90%和88%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需佩戴眼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患者仅是偶尔戴镜,无全程戴镜。Toric组的脱镜率为12%,多为视中、近距离时戴镜,明显低于ART组和Restor组的脱镜率。ART组和Toric组各有1例出现夜间眩光现象,Restor组有1例出现了光晕。三组患者均无恶劣天气下外出行走障碍。用简化后的美国“多焦点IOL植入术后生活质量调查表”行三组的问卷调查及评分,分值越低,满意度越高。视远满意度评分1-2分者:ART组占90%,Restor组占88%,Toric组占94%,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中满意度评分1-2分者:ART组为84%,Restor组为80%。视近满意度评分1-2分者:ART组为88%,Restor为88%,两组中、近距离视力满意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oric组的视中、近满意度评分1-2分者分别为:18%和14%,明显低于ART组和Restor组。结论1.ART IOL矫正规则角膜散光的预测性强,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残余散光,是一种同时矫正角膜规则散光及老视的治疗方法。2.ART IOL植入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远中近视力及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具有理想的全程视力。3.与Toric IOL相比,ART IOL植入术后视觉对比敏感度有轻度下降,可能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以光能量再分配实现全程视力,造成对比敏感度下降有关。4.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客观意义。
其他文献
依据优势片段结合的药物设计方法,设计了新的连接有氨基脲链的三氮唑并噻二唑类DOT1L(类端粒沉默干扰体1)酶抑制剂.化合物的合成以芳香酸为原料,经五步反应得到了含苄基氯结
含有三氟甲基的手性吡咯烷骨架是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高效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是有机化学研究热点之一.通过Ming-Phos手性配体实现了铜催化的甲亚胺叶立德与β-三
多发性硬化(MS)是青年人最常见的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以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白质病灶所导致的复发和进展性的神经症状为特征。其基因背景、病理特点、临床症状和疾病进程的多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分别研究了银和钪催化重氮化合物与1,3-二羰基化合物C—C键和C—H键插入的反应机理以及反应具有化学选择性的原因.计算研究表明,重氮化合物首先与A
二芳基碘盐具有毒性低、反应条件温和及选择性高的优点,在有机合成中一直受到关注,已被广泛用作芳基化试剂,可用于芳杂环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和芳基化反应等.发展了一种铜催
利用0.1~0.2 equiv.高锰酸钾在无水乙醇体系中原位生成高活性二氧化锰,并以此为催化剂,促使硫酚、硫醇类化合物在室温下发生自由基自身偶联反应构建S—S键,获得了14种对称双硫
在前期以天然产物吩嗪-1-羧酸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新农药的开发研究中发现,吩嗪-1-甲醇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基于上述发现,通过将吩嗪-1-甲醇作为次级先导化合物,并结合麦角甾醇
半胱氨酸是人体重要生物成分,一种新型的吲哚菁类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水平与多种疾病相关,对半胱氨酸浓度进行快速、准确的响应,就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基于经典的半胱氨酸响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