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一种稻鳖鱼共生的复合生态种养系统,利用环境经济学方法,通过试验比较分析了稻鳖鱼(RTF)、稻鳖(RT)、稻鱼(RF)和水稻单作模式(RM)在水稻生长发育、稻田环境影响和环境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以期探明稻鳖鱼共生系统的环境经济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如下:(1)稻鳖鱼共生系统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形成壮杆效应、提升水稻产量。在根性性状方面,RTF、RT、RF模式单株总根长、单条根长、单株根体积、根系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RM模式,分蘖期RTF、RT、RF根系活力分别比RM模式高28.91%、79.50%、15.09%。茎杆性状方面,RTF、RT、RF模式茎粗、弯曲力矩和单茎抗推力显著高于RM模式,单茎抗推力分别增加了13.41%、6.87%、6.79%,其中RTF较RT、RF模式单茎抗推力增加了6.13%和6.21%。RTF模式的水稻产量最高为6.97t·hm-2,较水稻单作模式增产15.21%。(2)稻鳖鱼共生系统能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表层土壤养分,形成培肥效应。成熟期RTF、RT和RF模式05cm表层土壤容重均显著低于RM模式,分别降低了7.52%、5.26%和2.26%,610cm和11-15cm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RTF、RT和RF模式的05cm土层的总孔隙度和显著高于RM模式,分别增加了5.17%、4.83%和4.23%,其他土层差异不显著。非毛管孔隙度,05cm土层RTF、RT、RF模式均极显著高于RM模式,RTF、RT和RF模式差异不显著(P<0.01)。RTF、RT和RF模式的05cm土层速效氮含量高于RM模式,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增加了11.47%、6.06%和9.13%。各个土层RTF、RT和RF模式速效磷含量均高于RM模式,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05cm土层RTF、RT和RF模式速效磷含量较RM模式分别增加了18.52%、13.52%和10.95%。05cm土层速效钾含量,RTF、RT和RF模式均高于RM模式,分别增加了13.72%、10.04%和8.51%,1115cm差异未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3)稻鳖鱼共生系统具有显著的财务收益和环境经济效益。RTF、RT和RF财务收益明显高于RM模型,分别增加42704、15952、25620CNY·hm-2,其中RTF模式比RT和RF模式分别增加27472、17084 CNY·hm-2。RTF、RT和RF环境经济效益明显高于RM模型,分别增加43097、15482、25903CNY·hm-2,其中RTF模式比RT和RF模式分别增加27615、25093CNY·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