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摩经书是由毕摩书写或印刷在纸质等其他介质上,在做毕摩仪式时使用的法器,是毕摩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毕摩是毕摩经书的创造者与使用者,也是毕摩经书的直接保护者。毕摩经书是在毕摩手中不断被抄写并使用与传承的宗教法器,是具有可再生性并不断被生产的宗教文献。毕摩经书创造与使用的源头在民间的毕摩手中,毕摩经书保护的基础也在于继续在毕摩手中发挥其作用并使其不断创新与发展。按照《辞海》的解释,机制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在社会学中机制指在正视事物各部分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部分的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毕摩经书的保护机制是指为了实现毕摩信仰的可持续发展与毕摩经书的社会价值而形成的一系列保护理念及为实现这些保护理念而建立的个体、组织、机构、政策、法律等多方面有效运转的体系。本文通过对新神话主义与毕摩信仰关系的探讨、凉山彝区毕摩经书保护历史的梳理与田野调查的经验来探讨毕摩经书的保护机制,想要运用新神话主义的理论对目前各自为阵的宗教经书保护(毕摩)、档案遗产保护(档案馆)、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局)、科学研究资料保管(高校文献馆、图书馆)等做一个理论上的整合,避免使毕摩经书的保护出现“愈保护愈消亡”的情况。新神话主义视野下的毕摩经书需要继续留存民间发挥其文化活种的作用又需要得到较为专业的保护,需要建立一个以毕摩信仰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毕摩经书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