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与瓶》系列作品创作实践研究

来源 :长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ji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与瓶的插花艺术,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喜好的绘画题材之一,或为补景之物、或为案头博古清供、或为笔墨游戏,以借物言志、寄雅兴、含诗意,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好。瓶与花作为插画绘画艺术表现的载体,在今天也为人们所关注,以其特有表现形式内容进入人们的艺术视野和生活之中,为人们增添了无尽的愉悦的与生活情调。处于对此绘画艺术的执着与偏爱,带有各种各样的瓶器与绚丽多姿的鲜花或干涸沧桑之感的残花余枝,带给我无限的遐想与深思。愈发激起本人对瓶与花的题材强烈的表现欲望。为此,对绘画题材内容、形式技法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表现构图形式,物象造型,色彩搭配与组合处理、绘画材料及技法等方面加以实践性的探索,从中以主观感受与客观再现、感性运用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探索性的完成了《花与瓶》主题一系列的作品。在实践中,恰当的找到了适合自我的表现形式语言,比较充分的表达出本人的情感世界。本文在理论上对《瓶与花》作品的创作实践中的探索进行分析阐述,同时将成为本人今后为之继续探索表现的动力。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学生思想层面的发展,使其能够理性思考,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推进高校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分别从两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的研究,目的在于掌握思政教育的核心要领,防止思政教学脱离目标方向,发挥出课程思政的作用;第二部分为实践路径的研究,结合学科分类、授课对象、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推进思政教学的
期刊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演变,凸显出高校对于思政建设的高度重视。本文认为"立德树人"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义,分析了当下高校专业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难题,最后从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思政体系建设两个角度论述加强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路径,旨在提升高校的"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
期刊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的应有之义。澄明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需要明确课程思政的核心是课程育人,载体是所有课程,方式是协同贯通。矫正课程思政的实践偏差,要求思政课程注重方式方法,理直气壮“讲道理”;专业课程做到精准嵌入,独立自主“讲育人”;综合素养课程关照家国情怀,润物无声“传价值”。检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所遵循的实践生成逻辑、历史反思逻辑
期刊
本论文以传统山水画中的“点景”为观察切入点,研究在茶文化背景下,明代茶事题材绘画在山水画中的体现形式及意义。论文标题中所说的“语义内涵”,是指茶事点景图式在明代山水画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思想情感及美学价值。论文在绪论部分列举了“明代茶文化”、“明代山水画中的点景”与本课题所研究的“明代山水画中茶事题材点景在考察角度上的差别呈现”,以及本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正文第一章对山水画“点景”的概念进行介绍
学位
根据中西方油画艺术发展史可知,地域文化始终是影响油画家作品形式语言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独特的地域地貌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加持下,为我国油画形式语言的丰富性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探索油画家作品中形式语言与地域文化之间的渊源,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地域文化的审视角度出发,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进一步剖析地域环境对油画家性格的塑造,以及在地域环境影响下油画家作品中形式语言
学位
对于中国画而言,写生无疑是学习国画的重要过程与手段之一,写生与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过历代画家的写生实践,从画家的写生作品中,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写生在国画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美学观点。花鸟画作为国画的一部分,在写生表现中有着自己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写生意味着写自然万物之生机,趣味和神态,是以自然客
学位
古代壁画艺术带着历史的沧桑感与绚丽多姿的色彩,展现于世人面前。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语言,为后人研究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当代重彩画在色彩语言表现方面,起到了启发与借鉴性的作用,为重彩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拓展了探索的空间。对于古代壁画而言,在颜料的挖掘与利用、色彩语言创造与表现、画面不同形式的构成及色彩组配等方面,都为当代重彩画艺术提供了深入探究的根基和极具价值的创新发展元素。全文通过当
学位
地球是一个有机生态系统,我们与自然界的一切变化紧密相连,人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自然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在当今的文明社会中人类却不断破坏自然,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危害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本篇论文中通过反思和转变不合理的观念为根本,以一名女性创作者的视角借用与女性感受相关的图像、符号进行艺术创作,使自己的艺术作品可以清楚表达出人与自然应是处于平等地位,自然不只是客观存在的资源、景观,主张
学位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于文、史、哲多有著述。一生热衷政治的他,也是一位颇具远见卓识的书法家。梁启超一生酷爱书法,他对书法艺术之美有着独到的见解——“书法也应是世界公认的艺术,并提出了书法四个构成美的要素,这一观点具有开启现代书法美学先河的意义”。梁启超书本率更,后复研习六朝碑版。因受清代碑学兴盛的影响,并得到碑学大师康有为的亲授,梁启超十分推崇
学位
篆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从古代印章发展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当代逐渐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是书法、篆法、刀法的完美结合,于方寸之间体现着万千气象。从上世纪初开始,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书画篆刻艺术的展示方式也发生着变化。篆刻和书法一样,开始逐渐脱离实用,由书斋走进展厅,成为一种纯艺术形式。展示环境的变化对当代篆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壮夫不为”的“雕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