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语言层面的歧义现象,如词汇、句法等层面。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对陌生的、有歧义的或复杂的学习内容表现出不同的容忍度。模糊容忍度可以用来衡量学习者在面对模糊现象时的心理变化。本文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模糊容忍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并结合英语阅读策略的相关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新疆四所高校的123名少数民族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了新疆少数民族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和阅读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的工具为Ely设计的模糊容忍度调查问卷,以及改编自Oxford (1990)和刘亦春(2002)的阅读策略调查问卷。得出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19.0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容忍度水平,其中大部分同学处于中等模糊容忍度水平,不存在极度容忍和不容忍的情况。少数民族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中最常使用的策略是社会/情感策略,其次是认知策略,他们很少使用元认知策略。数据表明,受试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歧义容忍度与阅读策略的使用之间存在弱正相关。受试学生的模糊容忍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阅读策略的选择。高模糊容忍度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情感策略的频率均要高于中、低模糊容忍度的学生。这说明高模糊容忍度学生在策略使用方面更灵活,更愿意大胆尝试。中模糊容忍度的学生较少使用元认知策略,而低模糊容忍度学生在策略使用方面无明显特征,随意性较大。但不同模糊容忍度学生均较为频繁地使用社会情感策略。本研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和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模糊容忍度水平,并依据学生的具体模糊容忍度情况进行相关的阅读策略培训。同时,学生要认识到模糊现象的普遍性,根据自身学习风格和特点有意识的培养阅读策略。另外,针对少数民族学习者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应该编写专门的英语教材从而满足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