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T作为驱动经济增长、发展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革命性力量已经逐渐演变为世界范围内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然而,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的IT投入并未产生预期理想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后期,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才逐渐由消极转化为积极,但IT投资较多的企业却可能利润率极低。IT投资如何能够产生更好的回报?这一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企业IT采纳实施过程的深入探究。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当企业拥有的某种类型资源过多时,资源以组织冗余的形式存在于企业内部。组织冗余的产生离不开组织的决策与行为,企业IT采纳实施作为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一种,其与冗余资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企业在时下严峻的经济环境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组织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的状况,冗余资源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对企业IT采纳实施后组织冗余数量变化及波动效用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总结、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组织行为学、系统动力学、组织经济学和协同学等理论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企业IT采纳实施后组织冗余的数量变化及波动效用进行研究,既考虑了企业IT采纳本身的重要性及特点,又对IT过渡投资或者重复建设所引起的资源浪费或者资源不充分利用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对企业IT采纳实施进行组织行为学分析,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考虑IT采纳实施对组织冗余的影响,提出在个体层面的个性、态度和学习,群体层面的群体类型、群体凝聚力和群体领导行为,以及组织层面的组织文化、组织战略和组织结构等因素的作用下,与IT应用相关的四种类型的冗余资源会受到影响。 在组织行为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知识将企业IT采纳实施行为影响因素与组织冗余数量的动态变化相联系,建立企业IT采纳对组织冗余数量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企业内部各个层面IT采纳实施交互作用下四种类型组织冗余数量的波动变化,并通过调节个体个性开放度、个体IT学习能力、群体凝聚力和组织文化支持度等因素,考察冗余资源的数量改变程度。结合仿真分析结果,由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入手,提出加速企业信息化进程的策略。 结合IT采纳实施阶段特点,总结不同时期的组织冗余数量变化规律,搜集“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中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统计验证,从实证数据的角度证明企业 IT采纳实施后组织冗余的数量变化,增强研究的合理性。检验结果显示,企业IT采纳实施的不同阶段,四种类型的组织冗余数量水平确实发生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因行业特点也在冗余资源数量上存在差别。基于此,文章从组织冗余数量变化角度,运用组织经济学的观点解释了“IT生产率悖论”的产生与消失过程。 在对企业IT采纳实施后组织冗余数量波动效用的实证分析中,发现不同类型的组织冗余效用相互区别,企业IT采纳水平和IT采纳时间对此会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由此,文章提出了企业IT采纳过程中组织冗余效用提升的建议,包括:个体层面的员工冗余资源利用激励,群体层面的领导者冗余资源利用激励,和组织层面的组织要素变革驱动等方面。这些建议帮助中国企业提高信息化进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研究突破了已有学者的理论视角,将组织冗余问题置于企业 IT采纳情境,丰富了IT采纳领域与组织冗余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中国企业经济、健康的发展,提升IT采纳实施效果提供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