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方面发展势头良好,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如何高质量地翻译这些成果,将对国家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和对外宣传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译者缺乏专业的空间科学知识,译文质量无法保证,这将不利于科研交流与合作。基于上述思考,本文以《2016-2030空间科学规划研究报告》的汉英翻译实践为依据,撰写了翻译报告。该项目原文语言规范正式,用词准确,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中又包含有中国文化相关的特色词汇。纽马克的语义翻译理论要求译者,要准确无误地将原文信息传达到目的语中,使译作接近于原文。同时他的交际翻译理论强调要重视目的语读者的感受,重新组织句法,使译文通顺地道,更容易为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要遇到了以下几个难题:如何查证和统一专业术语的翻译;中国特色词汇的译法;汉语无主句和长难句的翻译。在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在翻译专业术语时,译者主要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尽量保留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对于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主要采用意译、音译等翻译策略;在处理长难句翻译时,译者主要采用了增词、顺译、逆译、合译和拆译等翻技巧,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调整原文句子结构,使之更符合目的语表达规范,照顾了目的语读者的感受。顺利完成了翻译任务。并选取案例进行详细分析。通过以上的研究,译者得出以下结论:由于中英文在语言层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在翻译空间科学科技文本时,必须要对原文的结构进行重组。只追求字面意义的对等,原文的语义就无法完整地在目的语中表现出来。译者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本文从如何提高空间科学文本翻译质量入手,总结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经验和反思,列举了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和案例,旨在为空间科学文本译者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