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过渡期物联网末端节点接入方案设计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物联网的设计绝大多数都是基于IPv4网络,这就加剧了IPv4地址资源枯竭的问题。在IPv4网络下,虽然可以通过NAT方式缓解,但由此构建的多层网络结构,对网络设备资源消耗和NAT背后主机访问等需求上提出了巨大的难题。上述问题可通过128bit地址结构的IPv6技术很好的解决。由此可管窥,IPv6是网络发展的未来趋势。IPv4到IPv6的升级过程无法一次完成,所以在升级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一个漫长的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首先,若采用逐区域升级到IPv6的方案,如何实现区域之间跨越IPv4相互访问;其次,过去的单协议设备,有可能被应用于两种网络其中之一,如何让设备兼容于两种网络;最后,由于有些机构或设备的需求,必须长期甚至无限期的沿用某些IPv4网络或设备,如何令IPv6网络和IPv6主机继续与IPv4网络和IPv4设备通信。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IPv4到IPv6过渡期下的物联网末端节点接入解决方案:第一,通过网络环境过渡协议兼容不同协议节点;第二,通过末端节点双协议栈兼容不同协议的网络。通过网络环境过渡技术兼容不同协议节点的解决方案是,使用网络设备上的所支持的过渡技术,在不对主机进行升级的情况下,将网络搭建成可兼容不同网络类型主机的网络,以完成过渡的方式。这类技术可分为隧道技术和翻译技术两大类。常见的隧道技术有IPv6-over-IPv4、ISATAP、6to4、Teredo等。常见的翻译技术有NAT-PT、NAPT-PT、NAT64/DNS64等方式。本文将横向探讨对比各个技术,同时以仿真实验的方式纵向测试,处于IPv6孤岛的物联网末端节点通过ISATAP隧道技术访问远端IPv6网络服务器,以及处于IPv4网络中仅支持IPv4协议的老旧物联网设备通过NAT-PT技术访问IPv6网络末端节点。通过末端节点双协议栈兼容不同网络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双协议栈技术,使末端节点能够在不同网络下自主选择网络接入方式,访问云端物联网服务器。选用对双协议有较好支持的LwIP2.0版本协议栈,设计一套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物联网末端节点,以应用在需要适应过渡阶段网络环境的末端节点。实现方案将采用STM32F429控制器作为核心,使用ENC28J60作为网络控制器,运行FreeRTOS操作系统与LwIP协议栈,实现双协议栈通信。
其他文献
铁路大规模建设高潮已经来临,铁路市场正处于跨越式的发展时期。以包西铁路为例,浅谈铁路工程投标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和认识及体会,分析了铁路定额套用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备受关注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多年来热度不减,几年来,大学生村官计划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作为新形势下的新事物,其本身存在一
浏览器用了一段时间后,收藏夹里就会有大量的网址,久而久之导致自己完全忘记收藏了哪些网站,重新使用搜索引擎又浪费时间。其实避免重复劳动的方法很容易,只要借助一款名叫GM
同伦算法是一种大范围搜索算法,可以克服传统数值算法(如牛顿法)的许多缺点.本文主要研究同伦算法的数值实现,并数值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零点,高阶Duffing方程的周期解问题,以及Pic
电价、煤电之争的本质是煤炭产能不足、运力有限。还在于我们的能源结构出现了问题。未来几年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减排压力会越来越大,出路在于水电开发。国内外伪环保势力谣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