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东教授治疗肺纤维化之经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纤维化(PF)是呼吸系统的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而传统医学有着诸多的优势。因此探求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势在必行。导师吕晓东教授认为,应把肺纤维化归于肺痿。并认为本病病位在肺肾而与五脏相关,病机为“虚”、“瘀”,虚为肺肾气虚或阴虚或气阴两虚,瘀为血瘀肺络。提出从“虚”从“瘀”论治,即以补肺益肾,祛瘀通络为治疗大法。导师多年来以麦门冬汤为基础治疗肺纤维化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论文旨在对导师治疗肺纤维化的经验作一总结。前言肺纤维化(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并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肺纤维化确切发病率尚不清,约为3-5/10万人,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平均5年存活率与肺癌相似。至今治疗肺纤维化尚无特效药物,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肺纤维化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而中医药在此病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寻找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是目前研究肺纤维化的关键。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吕晓东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临床工作,医理精深,学验丰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尤其对诊治肺纤维化独具卓见。笔者有幸师从于吕师,在随师侍诊中,根据所见,现将其诊疗肺纤维化和临证用药经验总结如下。1.对肺纤维化中医理论的认识1.1肺纤维化归属于中医的肺痿导师认为:在中医古典文献中并没有与肺纤维化完全对应的病名,对其有关症状的描述散见于肺痿、喘证、肺痹、咳嗽、肺胀等门。根据古代文献记载、结合肺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肺纤维化临床表现、病机、病程及治疗与肺痿的相关性,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肺纤维化应归属于中医的“肺痿”。肺居上焦,位置最高,有“华盖”之称;《周氏医学丛书.幼科要略》“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又称“娇脏”。六淫外邪及内生之邪均可扰肺,且肺脏易受它病影响,故易于损伤,导致肺气虚损,故有“肺伤善痿”。“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者,气之本,肺主呼吸之气,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肺痿是由于肺叶枯萎不用而致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从而导致肺的呼吸功能必损伤。《外台秘要·咳嗽门》中提出“肺气咳,经久将成肺痿”。肺为多气多血之脏,通过肺主治节,若雾露之溉,来促进津液的正常代谢与排泄,故肺脏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气血津液的代谢,同时肺脏功能的发挥又依赖于气血津液的滋养。当肺被侵扰时,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则“下输膀胱”和“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不能正常进行,易致肺脏气血运行不畅、津液不布,而致津液不能濡养肺脏,血脉瘀滞;这与肺痿的病机“肺热叶焦”“重亡津液”“气血虚弱”是一致的。《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曰:“肺主气,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用电器行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竞争最充分的产业之一。进入90年代后期,中国家电市场在经过长期的品牌竞争和价格竞
近年来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但在归集、保管和使用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结合2008年2月新颁布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推进的效果,就
中国每年新出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约15万例。自从1984年在中国开展首例先心病介入治疗以来,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国产器材的应用及经验的不断积累,先心病介入治疗得到
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是反映气道反应性和可逆性的客观指标,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气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用药疗效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
<正>间质性肺病的诊断靠临床、影像和病理,所谓CRP的模式进行。在临床上除了病史,体检和化验检查外,生理学评价即呼吸功能的评价可以判断间质性肺病的严重程度,并缩窄鉴别诊
分析了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当前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趋势,从政府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对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进行探索
<正>目的对于间质性肺疾病来说,常规肺功能检查与肺容积测定应用比较广泛,近年来,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因其要求患者配合程度低而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和重症
本文首先构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然后结合实施品种不同,利用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小麦和早稻这两个粮食品种的具体评价指标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
目的探讨成人过敏性紫癜肾炎(Henoch-Schnlein nephritis,HSPN)预后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年1月至2011年10月经肾活检证实的76例过敏性紫癜肾
随着全球化、社会老龄化和科技信息化的到来,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越来越明显。老年人数码消费品市场的研究也得到了积极关注。本文对老年人特殊生理和心理特点及社会需求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