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纤维化(PF)是呼吸系统的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而传统医学有着诸多的优势。因此探求中医药治疗肺纤维化势在必行。导师吕晓东教授认为,应把肺纤维化归于肺痿。并认为本病病位在肺肾而与五脏相关,病机为“虚”、“瘀”,虚为肺肾气虚或阴虚或气阴两虚,瘀为血瘀肺络。提出从“虚”从“瘀”论治,即以补肺益肾,祛瘀通络为治疗大法。导师多年来以麦门冬汤为基础治疗肺纤维化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论文旨在对导师治疗肺纤维化的经验作一总结。前言肺纤维化(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并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肺纤维化确切发病率尚不清,约为3-5/10万人,且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平均5年存活率与肺癌相似。至今治疗肺纤维化尚无特效药物,传统的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疗效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肺纤维化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而中医药在此病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寻找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是目前研究肺纤维化的关键。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吕晓东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临床工作,医理精深,学验丰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尤其对诊治肺纤维化独具卓见。笔者有幸师从于吕师,在随师侍诊中,根据所见,现将其诊疗肺纤维化和临证用药经验总结如下。1.对肺纤维化中医理论的认识1.1肺纤维化归属于中医的肺痿导师认为:在中医古典文献中并没有与肺纤维化完全对应的病名,对其有关症状的描述散见于肺痿、喘证、肺痹、咳嗽、肺胀等门。根据古代文献记载、结合肺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肺纤维化临床表现、病机、病程及治疗与肺痿的相关性,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肺纤维化应归属于中医的“肺痿”。肺居上焦,位置最高,有“华盖”之称;《周氏医学丛书.幼科要略》“肺位最高,邪必先伤”。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又称“娇脏”。六淫外邪及内生之邪均可扰肺,且肺脏易受它病影响,故易于损伤,导致肺气虚损,故有“肺伤善痿”。“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者,气之本,肺主呼吸之气,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肺痿是由于肺叶枯萎不用而致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从而导致肺的呼吸功能必损伤。《外台秘要·咳嗽门》中提出“肺气咳,经久将成肺痿”。肺为多气多血之脏,通过肺主治节,若雾露之溉,来促进津液的正常代谢与排泄,故肺脏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气血津液的代谢,同时肺脏功能的发挥又依赖于气血津液的滋养。当肺被侵扰时,肺的“通调水道”“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则“下输膀胱”和“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不能正常进行,易致肺脏气血运行不畅、津液不布,而致津液不能濡养肺脏,血脉瘀滞;这与肺痿的病机“肺热叶焦”“重亡津液”“气血虚弱”是一致的。《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曰:“肺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