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201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均呈现出几何式增长。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作为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对国外汽车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中国汽车产品走向世界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欧盟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是中国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创立基础,所以欧盟的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对中国的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有着非常强的借鉴指导意义。近些年来,随着对华汽车出口量的持续增长,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进口车来源地。同时,作为汽车技术发达区域,欧盟也是中国汽车产品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地。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中欧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演变过程及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利用2004年至2013年中国与欧盟之间的乘用车进出口规模、技术标准及政府指令等量化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欧盟强制性产品认证对双边乘用车进出口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对下一步中国如何优化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提出了政策性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①中国与欧盟的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主要在3个方面存在差异,认证管理架构差异、认证标准结构差异和标准水平差异;②增加强制性产品认证中引用的技术标准及政府指令数量将抑制汽车产品的进口规模;③延长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型式试验周期将抑制汽车产品的进口规模。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立足于扩大我国汽车产品的出口规模,本文对中国下一阶段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调整提出了四条政策建议:一是调整现有技术标准结构,提高技术标准对中国汽车企业的指导性和实践性;二是积极参与国家标准活动,基于中国实际情况推进全球技术标准;三是优化强制性产品认证政府指令,降低非技术要求和执法规范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四是优化强制性产品认证申报管理架构,促进不同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以缩短认证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