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西走廊位于青藏块体向北挤压逆冲的最前缘,该区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广泛发育,是研究高原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地区。这些研究可为大陆动力学研究、大震危险性判定和震灾防御等提供重要参考。其中,位于河西走廊中东部,发育于盆地内部大黄山隆起南侧的隐伏断裂——民乐—永昌断裂,为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Ms6.1和Ms5.8地震的发震构造。但是至今对该断裂的几何形态和最新活动特征的认识非常有限,其几何展布主要根据地形差异推测的,而断裂活动性剖面几乎没有。因此,对其开展深入定量研究,对揭示以往关注较少的前陆盆地内部的构造活动、变形特征及其发震机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采用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和地震学等多种方法,在前期资料收集整理、航卫片详细解译的基础上,对河西走廊盆地内部的民乐—永昌断裂的新活动特征开展野外调查、变形测量以及小震精定位等综合研究,获得了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方式、逆冲速率、深部构造特征等定量参数,并以民乐—山丹地震为例对其发震机制进行分析讨论。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民乐—永昌断裂为一条近东西向的挤压逆冲断裂,其西段晚第四纪构造变形样式为逆断裂—活动褶皱带,断裂附近存在明显的河流阶地等地貌变形现象,构造变形位置的总体走向为311°。其中T2、T3阶地褶皱隆升量分别为2m和22m,而阶地年龄为10ka和106ka,说明民乐—永昌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一直在持续活动,其平均隆升速率为(0.22±0.05)mm/a左右;2.根据多种方法的小震定位结果,利用研究区震源参数反演得到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发震断层的断层面参数。其发震断层走向为311°、倾角为14°、倾向NE、深度范围为1820km,是一个低角度的逆断层。与主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相近。此外,两次主震的震源机制显示P轴方向为40°左右,与该区域主压应力方向相同,说明民乐—永昌断裂是高原向北东挤压扩展的结果;3.综合震后科考、余震分布和阶地变形等研究结果认为,民乐—永昌断裂为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的发震断层,本次地震是一次典型盲断裂—褶皱地震;4.立体像对对于活动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为室内确定构造变形的空间位置和野外详细考察提供重要指导。综合利用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和地震学方法开展深—浅构造相结合的研究,是全面认识断裂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