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

被引量 : 30次 | 上传用户:daren19112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第一篇对中国判决理由的传统与现代转型进行专门研究的博士论文,试图从体系到内容填补该领域的学术空白。它从多向度的视角来展开研究,并借用了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了大量跨学科的知识和原始档案等第一手的材料,力图做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学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其论题是从传统到现代是中国判决理由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具有理论方面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文章系统地论述了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不可逆转性,更加坚定了我们走法治之路的信心;另一方面又揭示了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局限性和情理型判决理由的合理内核,从而使人们对法治的局限性和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正确的认识。本文还具有实践方面的价值,它体现在如何完善立法、如何让法官所作出的判决理由符合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要求、法官应如何协调情、理、法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克服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局限性上。 论文分六章,近18万字。第一章对中国传统判决理由作了较为仔细的考察,揭示了中国传统判决理由实质上是情理型判决理由。第二章是第一章的继续,对从鸦片战争到现阶段中国判决理由的历史变迁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和梳理,目的在于勾画出中国判决理由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趋势。同时,为了打消读者对从特殊到一般所可能产生的疑问,笔者专门写了第三章,从生活方式、人性假设和人权等多视角论述了为什么中国判决理由的历史发展之路是一条从传统到现代的道路。在此基础上,为了尽快实现现代化,第四章论述了中国现阶段判决理由存在的问题、不足及其原因。第五章分别从文化、制度建构和人的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在论述中,也旁及了如何对待传统这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同时,为了对法规范型判决理由有更清醒的认识,第六章专门论述了法规范型判决理由的局限性及其克服。总的来看,第一章到第三章属于理论篇,第四章到第六章属于应用篇。 具体而言,论文第一章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判决理由进行了考察。首先,从传统中国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着手,论述了为什么司法官将人伦价值视为最高的原则,为什么在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理将牺牲人伦的价值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不执行法律的规定。之后,论述了情在司法官心目中的地位,指出为了诉诸人情,司法官置法律规定于不顾的事实,并从情与理的不可分和中国古人的无讼思想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其原因。最后,指出了司法官将法作为情理得以正当表达的工具的事实:如果严格适用法律不和情理相抵触的话,司法官不会拒绝适用法律;如果司法官认为从情理的角度加以衡量,严格执法将导致案件
其他文献
监禁刑在近代以来成为各国刑罚体系的中心,同时矫正罪犯使其复归社会成为监狱行刑的主旨。但是监狱行刑以将罪犯隔离于正常社会的手段,去追求罪犯再社会化的目标,从而形成了
市盈率是股市上的价值判断、风险判断、收益判断的重要依据,是判断一个股票市场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是否具有泡沫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如何看待评价现在的股市市盈率对指导我国
商业银行自产生以来,就成为一个承担风险的机构,风险管理不仅影响银行的经营业绩,而且还可以决定银行的生存能力。银行所发生的问题都是由于风险控制不当所致。在金融日益深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马桑化学成分的研究,第二部分是熊果酸糖苷的合成。 第一部分:马桑化学成分研究 马桑(Coriaria sinica Maxim)为马桑科马桑属植物。通过硅胶
某大型综合体公建工程裙楼地下室施工采用逆作法施工,该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大,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差,如何处理好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之间的关系,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
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以来,各地都进行了如火如涂的改革,对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从计划形式向市场形式的转变,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对公路养护市场的培育和建立也在市场经济规律指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交流的载体及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其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社会上学习美术的人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文化馆的美术辅导功
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弯曲线(EML)和互补金属开口谐振环(CSRR)结构的波导式双正-近零分层人工媒质,将其加载在微带贴片天线上以实现双频工作特性。理论分析以及仿真和实测结
该文以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为理论视角,两本亚裔离散小说为文本,从经济、文化两个方面来分析小说女主人公的生存处境,揭示离散文学作品中父权制文化下的女性身份地位与
序跋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经过众多作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到鲁迅这里,进入更为成熟的发展阶段。作为鲁迅创作中—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序跋又被鲁迅赋予了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