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作为高度危险的妊娠早期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超敏β-HCG检测技术和阴道彩超的普及,及临床医生对异位妊娠的高度警惕,使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率明显增高,促进本病的治疗目标由抢救生命向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保留生育功能转变。药物治疗作为无创、价廉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应用愈加广泛,如何筛选适合的病人进行早期干预,量化并跟踪治疗,提高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是目前临床主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故对于早期输卵管妊娠的病人寻找一种快速、高灵敏性的判别方法,即是研究的重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1-2009.6在我院妇科因输卵管妊娠住院行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患者,纳入10余个临床观察指标,其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病史特点(如手术史、孕产史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然后对纳入的指标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同时建立回归方程,并与现有的输卵管妊娠治疗方案进行优化。结果1、行单因素分析过程中,HCG、HCG下降比例、K、休克指数对药物治疗效果存在正相关,服药过程中是否存在剧烈腹痛、自然流产频次、血清孕酮水平对药物治疗存在负相关。2、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通过逐步法剔出部分研究因素后,建立服药前和服药后的回归方程如下:服药前回归方程:P=1/(1+e-(-14.242+5.797X1+0.737X2+1.266X3)),其中X1=休克指数,X2=l0g2HCG,X3=人流频次,常量=-14.242,判别点pre=0.4403,即Pre≤0.4403时,药物治疗成功的可能较大,Pre>0.4403时,药物治疗失败的可能较大。服药后回归方程:P=1/[1+e-(-1.618+0.913X1-2.734X2+2.641X3+2.285X4)),其中X1=log2HCG,X2=阴道流血天数,X3=HCG下降比例,X4人工流产频次,常量=-17.618,判别点pre=0.2587,即Pre≤0.2587时,药物治疗成功的可能较大,Pre>0.2587时,药物治疗失败的可能较大。3、检验服药前/后回归方程的判断能力,并将其与输卵管影响因子评分系统对比。服药前模型敏感度=86.2%,特异度=75%,准确度=82.2%,阳性似然比=3.45,阴性似然比=0.184。服药后模型敏感度=89.2%,特异度=97.2%,准确度=92.1%,阳性似然比=31.9,阴性似然比=0.111。4、若患者有明确强烈的药物治疗意愿,可在服药前应用服药前模型并联治疗方案提高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但同时亦降低了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若患者无强烈的药物治疗意愿,可应用服药前模型串联K值提高阳性预测值,该模型虽可有效地检出药物治疗成功的患者,但其阴性预测值下降,有部分尚可通过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被错误地归入失败组。同理,服药后模型串联K值可提高特异度,并联治疗方案可提高敏感度。结论1、行单因素分析过程中,服药过程中是否存在剧烈腹痛、自然流产频次、HCG下降比例、log2HCG.log2P、K、休克指数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2、自然流产次数越多,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疗效越差3、服药后HCG下降比例越高,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疗效越理想4、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剧烈腹痛的患者,输卵管妊娠药物治疗疗效较理想5、当HCG<1573IU/L时,药物治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反之较小。6、当P<11.55nmol/L时,药物治疗成功的可能较大,反之较小7、滋养细胞倍增天数大于5.5天,则药物治疗成功可能性较大,反之较小8、当入院时休克指数<0.76时,药物治疗成功的可能较大,反之较小9、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通过逐步法剔出部分研究因素后,建立服药前和服药后的回归方程如下:服药前回归方程:P=1/[1+e-(-4.242+5.797X1+0.737X2+1.266X3)),其中X1=休克指数,X2=log2HCG,X3=人流频次,常量=-14.242,判别点pre=0.4403,即Pre≤0.4403时,药物治疗成功的可能较大,Pre>0.4403时,药物治疗失败的可能较大。服药后回归方程:P=1/(1+e-(-17.618+0.913X1-2.734X2+2.641X3+2.285X4)),其中X1=log2HCG,X2=阴道流血天数,X3=HCG下降比例,X4=人工流产频次,常量=-17.618,判别点pre=0.2587,即Pre≤0.2587时,药物治疗成功的可能较大,Pre>0.2587时,药物治疗失败的可能较大。10、将各种判别模型进行串/并联方式的优化,其临床意义为,若患者无强烈药物治疗意愿,可在服药前使用服药前串联K值预测药物治疗疗效,服药后可使用服药后串联K值模型再次评估;若患者有强烈的药物治疗医院,可在服药前使用服药前并联治疗方案预测药物治疗疗效,服药后使用服药后并联治疗方案再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