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规划研究——以A校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课程规划的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研究的成败。成功的学校课程规划有益于指导学校具体的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进步与发展。不成功的学校课程规划可能会误导学校的发展方向,严重的甚至可能使学校陷入混乱。因为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学校课程规划的研究势在必行。  本研究以中部地区 A中学的课程规划现状和问题为主要的考察对象,运用阿普尔的课程批判理论来分析该学校课程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阿普尔的理论具体为“进行课程规划的学校资质、课程规划的决定者、课程规划的受益者、如何进行课程规划、课程规划评价”。  通过分析,发现 A学校课程规划的问题有:一、有具体的规划目的,但是目的只考虑了学校与学生的纬度,忽视了教师发展的纬度。二、教师与学生对于课程规划的看法有偏差。三、课程规划评价单一,忽略了课程评价的作用和课程规划的连续性。四、参与课程规划学生人数年级分布差异较大。五、规划了完备的课程体系,但有部分规划课程没有实施。六、该校的课程规划社会赞成度较高,具体支持形式单一,物质支持不足。  解决问题的对策有:一是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师生的课程规划意识。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两点:做好受益者的宣传,明确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在课程规划中能够获得的收益,提高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学生参与的覆盖度,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学生会这个平台搜集学生的建议与意见,表达学生的声音,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课程规划。二是平衡教师的工作量,通过学校全局的宏观调控来平衡教师的工作量,减轻骨干教师的教学负担,关注新教师的成长。三是拓宽经费来源,争取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学校可以寻求家长和校友的物质支持和舆论支持。四是确保已规划的课程逐步得到实施,要确保课程实施的物资条件、师资条件,上课时间。五是完善课程的后续研究,做好对课程规划的评价,把学生纳入评价的主体,确保课程规划的连续性。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本研究必然存在局限,希望分析的方法和纬度以及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能对其它学校有所启示,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其他文献
英语语境教学法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联系实
期刊
近年来,人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关于“孝”的字眼,各地纷纷掀起一股慈孝热潮。因此“孝道”这种传统文化开始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对小学生实施孝道教育也备受关注。本文以北
思源学校是海南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发起的旨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实施的“教育移民扶贫工程”战略举措,由于实施从内地引进优秀中小学校长和学科带头人的教师招聘政策,使思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毋庸置疑,教师的发展是民族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国民基础教育的重点仍然在农村。因此,要解决中国
人际好奇是一种寻求他人未知信息的内在动机,包含他人的日常习惯、人生经历、内在想法和心理感受等人际信息。而人际信息的获得将帮助个体在变化莫测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及成长
身体不满意是对自己身体消极的主观评价并由此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体验。现代社会,身体不满意,特别是女性的身体不满意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体型和体重的不满意甚至达到86.9%(Mond e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信息技术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价值并加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以信息化支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校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