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口不断增加,耕地日趋减少和淡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实验以红菜薹四个品种为材料,采用了组织培养条件以及室外盆栽条件对红菜薹耐盐性进行鉴定。其中实验室组织培养部分主要进行的实验有含盐培养基种子发芽、子叶再生、薹段再生、小孢子诱导;室外主要进行了盆栽浇盐实验,对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红菜薹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初步鉴定红菜薹是否具有耐盐性,从本质上阐明耐盐性的生理生化指标,并为红菜薹的耐盐品种的选育和耐盐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1)以红菜薹子叶、薹段为外植体,分别确定了子叶分化、薹段愈伤组织发生的培养条件;并在此培养基中添加0.2%、0.4%、0.6%、0.8%、1.0%、1.2%、1.4%的NaCl,观察子叶分化及薹段愈伤组织诱导情况。结果发现:子叶分化培养基为MS+2mg/L 6-BA+0.5 mg/L NAA;薹段愈伤诱导培养基为:B5+2mg/L谷氨酰胺+20mg/L腺嘌呤+2 mg/L 6-BA+10 mg/L KT+0.5 mg/L GA3。在添加了NaCl的培养基中,低盐浓度下,子叶能正常分化形成小植株,当浓度大于0.4%时子叶仅有膨大,无芽点产生;薹段在含盐培养基上均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2)4℃低温对小孢子胚的形成具有显著作用,且添加头孢霉素严重降低小孢子产胚量,且畸形胚数量上升。随着培养基中NaCl浓度上升,红菜薹再生植株生根率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但当NaCl浓度大于1.0%时各品种生根率迅速下降,叶变黄,并逐渐死亡。红菜薹种子萌发率随NaCl浓度上升而逐渐下降,当NaCl浓度为1.0%时,发芽率为54%(3)在盆栽试验中,红菜薹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耐盐性不同;其中红杂70耐盐性最差,当NaCl浓度大于0.8%时,幼苗植株就逐渐死亡;新世纪早杂次之,品种A和新世纪晚杂比较则耐盐。所测定的指标中,相对含水量不适合作为耐盐性鉴定指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SOD活性能否作为鉴定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包括种子萌发率在内的8个指标即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Na+、K+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膜透性可以作为红菜薹耐盐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