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颁布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思维是语言的本质,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关系到高中生整体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高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能力是指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指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1)本文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观察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视角,通过对TS市三所高中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可遵循的关涉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指标体系。鉴于此,本文重在建构一个具有较大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不仅作为语文教学的观测点,也作为语文教学评价的观测点。本文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调查研究所运用的方法。笔者通过实践学习和观察发现,“思维”素养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为了使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完善,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与高中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相关概念阐述,包括素养与核心素养、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教学与评价等相关概念的详细阐释与辨析。第三部分是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调查结果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是通过对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依据和原则的论述后,发现其不足之处,并依据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导向进行重新建构,鉴于上述原因,本文提出要对高中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培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坚持以提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系统性为原则。第五部分是评价指标和策略的补充。第六部分是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研究结果的验证与展望,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最后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教材中周邦彦的《苏幕遮》一词作为教学案例,针对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课堂教学评价结果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