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中中新世哈拉玛盖组的阿特拉旱松鼠(Atlantoxerus)化石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研究。这批材料被归为两个种,即Atlantoxerusjunggarensis和新种Atlantoxerusxiyuensissp.nov.。将Atlantoxerusjunggarensis的特征修订为:个体较大,颊齿单侧高冠;P4和p4通常大于臼齿;上颊齿次尖较弱,原小尖较弱或不发育,后小尖发育、明显大于后尖,有中附尖;下颊齿下中附尖通常发育,无下中尖,下后脊中断、不与下后尖相连,下外脊与下内脊发育。新种Atlantoxerusxiyuensissp.nov.的特征为:个体较小,齿冠低;P4大于或等于M1/2;次尖明显,但小于原尖,原小尖弱小或无,后小尖强大、明显大于后尖且一般不与后边脊相连,通常无中附尖;m3无下前边尖和前齿带,下后尖高耸,无下中尖、下中附尖和下次小尖,下后脊粗壮、由下原尖伸向跟凹、不与下后尖相连,下内尖及下内脊发育。
对Atlantoxerus属内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属在中亚地区存在三个演化支系:第一个演化支系以青海西宁盆地早中新世未定种A.sp.为代表,代表中亚地区Atlantoxerus属最原始类群。第二个演化支系由A.junggarensis和A.giganteus组成,以个体大及齿冠高为主要特征。第三个演化支系有A.orientalis和A.xiyuensissp.nov.,以个体小为共同特征。Atlantoxerus属最早和最原始的化石记录出现在中亚地区,推测它很可能起源于中亚,然后向西亚、欧洲和北非扩散。初步分析表明,Atlantoxerus属在其演化早期阶段(早中新世),在中亚地区和环地中海区域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交流;而在中中新世早期以后,中亚地区各种与环地中海区域由于地理或气候隔离,两个区域的种类显示出了相对的演化独立性。
尝试探讨了Atlantoxerus属在各地史时期的区域分布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依据伴生动物群组成和相关古植物的研究成果推测,Atlantoxerus属应该生活在一种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随着晚新生代全球气温变冷,该属的地理分布也渐趋收缩,分异度减小,与温度变化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推测温度较湿度对其生存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