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财政投入研究

来源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悠久,先民创造了灿烂夺目的文化,城市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文明起源的标志之一,城市更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财富,理应得到我们的保护。从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至今,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走过近40年,从2009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生效至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跨越10余载。这些年保护成果丰硕,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也问题频发,从早期的过度开发,到如今的仿旧、修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面临着多样的问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其保护离不开财政的参与。因此,本文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财政投入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财政投入的现状、分析了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首先,本文界定了相关概念,具体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财政投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财政投入,并分析财政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加强财政资金监管的理论,包括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其次,从投入的规模、投入的渠道、投入的政府间责任划分、投入的资金监管分析了投入现状,发现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着投入资金数量相对较少、地区差异大、投入责任过度下沉、投入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采用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财政投入的因素,发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财政投入过程中,目前的财政投入未有全面地考虑整个历史文化名城需求。最后,以英国、日本、意大利为例,通过借鉴国外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的经验,为完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财政投入体系提出相关建议,包括:有效地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合理划分政府间责任、整合各渠道的财政投入和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等。
其他文献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有效密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合作,促进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沿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合作模式,推进沿线国家在政策、交通、贸易、金融和文化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建设,深化区域经贸合作。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实施的主导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哈萨克斯坦作为中亚五国最大的国家,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也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着力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弥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村短板。乡村振兴是系统内部多种要素的协调耦合和共生共荣,居民点作为乡村地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与调整优化对于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农村居民点是农业劳动者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处于自发选择的状态,造成了布局无序、规模小且零散分布等现象。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居民点整理不仅仅是居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近年来,随着不良习惯生活习惯,驼背问题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青少年站姿、坐姿、书写姿势不规范,书包过重以及在教室久坐不动等都会影响其脊柱发育,也是众多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高发的主要原因。青少年的驼背发生率逐年上升,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尝试不同的努力以应对日渐严重的脊柱健康问题。性能和应用场景都远远优于传统传感器的柔性传感器,极大地增加了开发针对脊柱健康智能产品有效解决方案的可能性。本文将柔性传感技术的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