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腔是形成于即墨、流行于胶东半岛的地方剧种,源于即墨西部的沽河流域,它采用即墨方言演出,并在即墨境内广泛流传,因此被称为即墨柳腔。它不仅是即墨地区的特产,而且是中国戏曲园地中一朵别具特色的异花,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2006年,即墨柳腔被评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如此,作为地方小戏,即墨柳腔的发展是艰难的。在它发生发展的长达二三百年的时间内,未曾得到足够的重视,不仅县志、乡土志等对其没有记载,就连文人也对其不屑一顾,导致柳腔研究的空白。虽然建国后在党的各项方针的指导下,柳腔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限于资料缺乏和方言障碍,学术界对它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在它的发展源流、艺术特色、剧本分析等方面都存在研究的盲点。在前人基础上尽可能解决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是本文的目的。本文的思路是通过田野调查和对柳腔资料的整理,考察即墨柳腔的源流演变,在此基础上,总结即墨柳腔的艺术特色,对柳腔代表性剧本做适当的分析,并通过笔者的田野调查和访问,对即墨柳腔的现状作一个交待。其中,对柳腔源流演变的梳理和对剧本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即墨柳腔产生于乾隆年间,是在广泛流传于山东境内的“肘鼓子”声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是目前柳腔研究得出的比较确定的结论。然而,关于“肘鼓子”如何、以及何时发展为柳腔,还没有人得到详细的结论。通过资料分析和田野调查,本文对“肘鼓子”如何发展为柳腔作了梳理,弥补了目前柳腔研究的空白,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即墨柳腔产生于乾隆年间,形成于光绪年间(1900年左右),是即墨本地腔调和“肘鼓子”相结合的结果。关于柳腔名字的由来,前人多认为是谐音所致,并无更多解释。本文从意义和语音两方面,结合即墨方言的特点,考察了柳腔名字的由来。柳腔作为地方小戏,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表现在语言、音乐、表演等各方面,综合讨论即墨柳腔的艺术特色,对柳腔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另外,本文通过对柳腔传统剧目的代表“四京八记”的分析,挖掘了柳腔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渊源,弥补了目前柳腔研究中剧本分析的空白。柳腔作为即墨特有的剧种,对即墨的经济文化有重大影响。而研究柳腔,对于发掘柳腔的文化意蕴,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有重要意义,也会影响到即墨柳腔、乃至山东地方戏曲艺术的发扬光大。这是本文的意义所在。问题的解决依赖于资料的发现。由于即墨柳腔在历史上鲜有记载,关于它的很多问题还没有办法得出很确切的结论,只能留待以后研究。但是,笔者真心的希望,即墨柳腔能够获得更多的重视,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