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itic myelopathy, CSM)是颈椎退行性变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颈椎疾病之一。颈椎间盘退变性变是CSM发生的首要病因,“退行性变”就是机体生理功能改变达到最巅峰以后,随着岁数的增加而出现的结构和功能的衰退。颈椎间盘在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之后,引起邻近的椎节和椎体后缘的骨赘形成,对颈椎的脊髓及其附属结构产生压迫,进而使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颈椎间盘的退变常能引起颈椎的应力异常和失稳,使其后的后纵韧带受到反复的异常刺激,颈椎间盘对后纵韧带的这种牵张、摩擦,加上后纵韧带自身的退变,能够使颈椎后纵韧带出现异常的增生肥厚、软骨化和骨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后纵韧带肥厚是颈脊髓慢性受压重要因素之一,并与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国内外对后纵韧带骨化的研究已较深入,但对颈椎后纵韧带肥厚及其与后纵韧带骨化之间序贯性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即基于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后纵韧带退变临床特点的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颈椎后纵韧带退变及其发展的特点,以期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关参数,进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经筛检(临床资料相对完善的)随机选择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并在同期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未患颈椎病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21-76岁,平均为52.4岁;合并颈椎后纵韧带肥厚者18例,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者24例,共42例。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32例,年龄为16-71岁,平均为47.6岁。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用PACS Version5.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对所得的定性定量数据利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18.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颈椎后纵韧带退变横断面分布位于椎管正中者(56.8%)、偏侧者(43.2%),年龄性别分布见表1。2、椎体下缘距最近棘突的距离,颈脊髓的矢状径、椎体的矢状径等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两组组内不同性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3、SAC(颈椎有效椎管矢状径即颈椎椎管矢状径-颈椎脊髓矢状径)、DSR(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颈椎管与脊髓面积,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两组组内不同性别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观察组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4、DSR、SAC、椎体下缘骨赘距最近棘突的距离与脊髓面积/椎管面积的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以DSR的相关性最高。结论1、颈椎后纵韧带退变好发部位为C4、C5,节段型正中位多见,退变的厚度与宽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合并C3后纵韧带退变者多为混合型。年龄和颈椎后纵韧带退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组患者好发年龄为51-60岁。2、DSR、SAC、椎体下缘距最近棘突的距离与脊髓面积/椎管面积均具有相关性,其中DSR在提示狭窄程度上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并提示椎体下缘距最近棘突的距离的可以作为一个评价椎管狭窄的指标,小于13mm提示可能骨赘增生或后纵韧带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