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中CD166+CD49fhiCD104-干细胞群体化疗耐药和上皮-间质转化特性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i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非小细胞肺癌中CD166+CD49fhiCD104-干细胞群体化疗耐药和上皮--间质转化特性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肺癌已成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尽管肿瘤干细胞和肿瘤的发生,复发和耐药密切相关,但是只有非常少数的肿瘤干细胞标记物被证明可以功能性的鉴定出肺癌干细胞。我们发现了两种新的非小细胞肺癌标记物CD49f和CD104。CD49f高表达细胞,CD104阴性细胞和之前文献报道的CD166阳性细胞都可以特异性地富集肿瘤悬浮球其实形成细胞。在各种压型和不同常见基因突变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样本中,CD166+CD49fhiCD104-Lin-细胞群体都稳定地存在,平均比例为1.4±0.4%。经过传代分选的CD166+CD49fhiCD104-Lin-细胞可以在体外形成肿瘤悬浮球,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原位形成移植瘤,证明CD166+CD49fhiCD104-Lin-细胞具有成瘤能力以及自我更新能力。CD166+CD49fhiCD104-Lin-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干细胞相关基因(GLDC,LIN28B,ALDH1和TGFβ1),拥有部分上皮-间质转化转化特性,对顺铂有很强的耐药能力。综上所述,CD166+CD49fhiCD104-Lin-细胞可以特异性地富集原代非小细胞肺癌干细胞,这一发现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研究肺癌的发生过程。
其他文献
环维黄杨星D系从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lla Sieb.Et 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精制所得,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功能,对心肌具有一定保护的药理作用。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中,环维黄杨星D组成的单味药制剂黄杨宁以其中药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特点受到关注。由于目前国内主要是环维黄杨星D的速释制剂
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1(microsomal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1,MGST1)是谷胱甘肽与类花生酸代谢相关的膜结合蛋白(membrane associated proteins in eicosanoid and gl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