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根据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及祖国医学的理论,从活血化瘀法入手,观察中药制剂血栓通(三七总皂苷)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部分凝血指标、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为老年骨质疏松性严重骨折提供有效、安全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方案。研究方法:依据临床科研方法学,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份之间,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并需接受PFNA内固定的患者,经过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静滴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针剂250mmg配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天,连续治疗14天。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手术前12小时内皮下注射3000U,术后每天早晨皮下注射3000U,连续治疗14天。两组患者的均在治疗前、后检测凝血四项,即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含量(DDI)及骨质疏松三项,即血清中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Crosslaps)和N-端中段骨钙素(N-MID),均在治疗结束后行临床及静脉超声波检查来判断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股骨粗隆间骨折均给予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结果:本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用药后,两组病例血清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延长,血清中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含量(DDI)均降低,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病例血清中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Crosslaps)、N-端中段骨钙素(N-MID)的含量略微升高,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缩短患肢肿胀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指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相同。研究结论:1、在防治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DVT方面,单独运用中成药血栓通制剂(三七总皂苷)可取得与西药低分子肝素钙相同的疗效,且两种药物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中成药血栓通制剂(三七总皂苷)运用于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在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方面的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钙。3、本研究中两组病例术前后检测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值,提示老年严重骨折存在发生DVT的风险,因此,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很有必要。4、本研究暂未发现运用中成药血栓通(三七总皂苷)及西药低分子肝素钙对骨代谢生化指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