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颈动脉狭窄和闭塞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临床干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等。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和操作者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脑保护装置的使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对于作为金标准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个挑战,两者孰优孰劣成为了争议的热点,本文就本中心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目的探讨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技术可行性,总结CAS对不同人群差异的适应证选择和对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于我院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183例,共置入支架218枚。分析高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复杂血管等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卒中、死亡率、再狭窄率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发生因素及如何有效预防。并对高龄组、复杂血管组的高危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比较,探讨对不通人群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技术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1、术后即刻结果:本研究183例患者颈动脉狭窄共植入支架218枚,应用保护伞204个,近端球囊保护装置14个。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患者管腔狭窄明显改善,再造影的实质期可见脑组织血流灌注得到改善。其中复杂血管病例(包括单只血管串行狭窄、多只血管并行狭窄、串行病变+并行狭窄、狭窄合并动脉瘤、合并其他血管疾病、病变复杂)138人(75.4%)。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7人(3.8%)。围手术期(术后30天内)死亡2人(死亡率1.1%),术前狭窄50%-100%(平均狭窄79.58±12.56%),术后即可残余狭窄0%-30%(平均狭窄12.02±8.96%)。术前NIHSS评分0-16(平均0.87±1.89)出院时NIHSS评分0-16(平均0.63±1.71)。2、随访结果,随访151人(82.5%),失随访32人(17.5%)。术后复查CTA、DSA明确血管状况87人,再狭窄7人(7.7%),其中术后3个月发生再狭窄4人(4.6%)。随访期间发生再卒中4人(2.6%),术后1年内发生卒中0人。各种原因死亡12人(7.9%),其中术后1年内死亡7人(4.6%)。上述比例与文献报道一致。高龄组、复杂血管组的统计学数据显示并发症发生率、卒中/死亡发生率、再狭窄率略高于普通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及安全性不亚于金标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并且其适用人群范围更广阔,对于高龄、复杂血管等高危人群手术结果亦是安全、有效的。脑保护装置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