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近年来很多妇科和泌尿外科医生将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做为下生殖道感染的必查项目,并且只要是检测结果阳性就给与大量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Uu反复出现阳性,称为“解脲脲原体耐药”。医院常规Uu的检测方法有液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PCR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但共同的特点是检测出阳性的Uu多数是正常携带,无临床意义。因此如何区分感染者和正常携带者,这是临床急于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进一步的分型分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试验比较了各种情况下Uu培养的阳性率,并将阳性标本进行分群,试图找出其中的联系,为其防治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方法]  
 1研究对象  
 收集深圳市龙华医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门诊泌尿外科、妇科、皮肤性病科就诊,拟诊为非淋菌性尿道炎、阴道炎患者样本1028例(男性397例,女性631例),全部病例详细登记病史。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无症状人群307例(男性109例,女性198例)作为对照组。  
 2液体培养  
 女性为棉拭子取样法采集宫颈管分泌物标本;男性为棉拭子取样法采集尿道口分泌物。将标本直接接种于Uu液体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初筛试验。  
 3细菌培养  
 所有Uu液体培养阳性的标本无论是否浑浊,都转种血平板进行细菌培养,排除由干扰菌引起的假阳性。  
 4固体培养  
 所有Uu液体培养阳性的标本都转种固体培养,确定液体培养的可信度。将确定为阳性的标本放入-20℃保存待用。  
 5解脲脲原体基因型引物设计并合成。  
 6将Uu阳性标本提取裂解产物制备DNA模板。  
 7基因扩增并分群。  
 8应用CEQ8800测序仪对随机抽取的阳性的PCR产物进行双向DNA测序。  
 9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Uu液体培养的结果:病例组检出阳性384(37.35%)例;对照组检出阳性97例(31.60%)。  
 2 Uu固体培养的结果:病例组检出阳性371例(36.09%),其中男性120例,女性251例。对照组检出阳性93例(30.29%),其中男性25例,女性68例。Uu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x2=0.473,P=0.491);病例组与对照组(总体、男性、女性分别比较)的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总体,χ2=3.503,P=0.061;男性,χ2=2.224,P=0.136;女性,χ2=1.880,P=0.170);不同性别之间Uu阳性率性有统计学差异(χ2=13.373,P=0.000);病例组女性,按不同妊娠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9,P=0.006),根据趋势χ2检验(Cochran Armitage trend test)(χ2=13.53,P=0.0002)的结果,得出病例组Uu检出的阳性率随妊娠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3细菌培养的结果:病例组培养出54株细菌,对照组培养出14株细菌。共有17例标本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结果不一致。引起液体培养假阳性的污染菌的阳性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15,P=0.903)。  
 4 Uu分群结果:对固体培养阳性的标本464例(病例组371例,对照组93例)进行分群。464例标本用通用引物测试都是阳性。用特异性的引物进行分群,检出生物群349例(其中病例组280例,对照组69例)未检出生物群115例,总检出率75.22%。病例组对照组分群检出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065,P=0.799)。病例组生物一群检出181例(64.64%),生物二群检出76例(27.14%),混合感染23例(8.21%);对照组生物一群检出54例(78.26%),生物二群检出9例(13.04%),混合感染6例(8.70%)病例组对照组分群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9,P=0.048)。  
 5阳性标本的DNA测序:随机选取的10份检测阳性标本的测序结果均为相对应的群。  
 [结论]  
 1 Uu的液体培养可以替代“金标准”固体培养。  
 2引起液体培养“假阳性”的污染菌多为白色念珠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3在健康人的泌尿生殖道可存在无症状的Uu携带状态,Uu的阳性率病例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男女由于泌尿生殖道生理构造不同,女性Uu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病例组妊娠次数越多,Uu的阳性率就越高。  
 4 Uu以生物一群感染常见,以单型别感染为主,混合感染的比例比较低。  
 5病例组中生物二群的携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生物二群感染可能是致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