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文化背景中的汉语“史诗问题”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史诗问题”主要涉及三个关键问题:一、汉文学有史诗吗?二、汉文学为什么没有史诗?三、《诗经?大雅》周族叙事诗中的“史诗因素”,何以没有发展成诸如西方《荷马史诗》般的鸿篇巨制?本文主要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展开论述,共划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汉语“史诗问题”逾百年的研究情况做一个全面、细致的归纳与总结,揭示汉语“史诗问题”之缘起及演变历程,对“史诗问题”探讨作“史”的观照,梳理各家观点,辨其源流,探其成因;“史诗问题”之探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研究焦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经历一个由文本分析到理论建构、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过程,具备深刻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第二章以世界经典史诗文本为典范,充分阐释史诗内容、形式及功能层面的“规定性”特征;从史诗形成之时代背景、素材构成等方面论述经典史诗的“不可复制性”;在中西“史诗”比较研究视野下,揭示《大雅》周族叙事诗存在的“史诗因素”。第三章说明以礼乐文化背景探讨汉语“史诗问题”的理论依据与学术价值。《诗经》与礼乐文化存在密切关系:礼乐文化是《诗经》所根植的文化母体;周代礼乐文化以“王权”为中心形成的“民族性”特征,对《诗经》思想主题、创作方法、演唱形式、流传过程等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作为中国文学史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承载和传播了礼乐文化精神。从礼乐文化角度解释汉语“史诗问题”具有寻根溯源的意义。第四章为全文重点部分,探讨礼乐文化背景中汉语史诗缺失、《大雅》周族叙事诗“史诗因素”发展“受限”的深层原因——由周代“礼制”建设与“礼治”思想共同构筑的礼乐文明体系,逐一消解了《大雅》周族“史诗”形成之早期“野蛮时代”印迹及内容、形式、功能层面的“史诗因素”。礼乐文明是一种“早慧”的文明,上古先民在“早慧”中过早觉醒的伦理道德意识、较早构建的各种社会“秩序”消解了周族“史诗”形成之早期“野蛮时代”印迹。此外,内容层面包括:神话主题的消解、战争主题的消解、英雄主题的消解;形式层面包括:“长篇”的消解、“叙事性”特征的消解;功能层面包括:述史职能的消解、口述传统的消解、世俗娱乐功能的消解。论文得出的基本认识与结论主要包括:一、汉文学史不存在西方文学理论所定义的真正意义上的史诗;二、《大雅》周族叙事诗在内容、形式及功能层面存在“史诗因素”;三、作为《诗经》的文化母体,礼乐文化“民族性”特征成为消解《诗经?大雅》周族叙事诗“史诗因素”的深层原因。以礼乐文化为背景解释汉语“史诗问题”具有回归“自身”文化、文学传统事实的意义。从本土文化的原始历史语境——礼乐文明角度探讨汉语史诗缺失的原因,既摆脱了以往以西方文学理论为参照考察中国文学的研究惯例,又解释了上古先秦文学在起源发展阶段存在的某些特殊现象与规律,展现汉民族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基本品格。
其他文献
汽车与手表之间的合作总是那么理所当然,很多汽车品牌都会与手表品牌推出相同主题的款式。“B”字母是两大品牌的共有标志,同时出现在汽车轮毂和新款手表的底盖上,体现了两大品
被视为建筑工程根本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这才能有效控制源头问题。本文分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并
本文以我国生态问题、生态全球化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呼声为问题导向,以习近平生态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仔细剖析习近平的专著、撰文、讲话、报道等资料文
党的十八大强调"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政治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乡规划监察执法工作也越来越难开展。本文就对城乡规划监察执法工作所面临的现状与应对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源的相对稀缺,低层高密度住宅逐渐成为建筑市场上的中高端产品。其主卧室就寝空间更被主人赋予功能和心理上的诸多需求。引入精细化设计的思想,
<正> 作为中国最大的钟表研发及制造商之一,天王星公司秉持“以人为本,永续经营”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顺应市场的客观规律,追求行业专业化,产品多样化,从立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