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生育政策不断变更,我国的人口结构向老龄化倾斜,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就是浙江,而浙江大量人口集中在农村,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农村老年人是否能得到赡养已经是全社会的热点问题。长期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致使目前家庭中缺失青年劳动力,独生子女几乎分遍于各个家庭,“少子化”家庭逐渐增多,青年劳动力并不愿意呆在农村,大量涌向城市,农村中“空巢老人”现象随处可见,在农村居住的父母无法得到有效照顾,养老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养老问题不断得到关注,国家也开始探索解决养老问题的方式来,并提出“二孩”政策,以缓解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养老问题。本文研究对象为浙江省诸暨市农村居民,分析其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一个综合评述,并详细阐述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方法;其次,对农村居民养老方式相关概念和有关理论进行界定;再次,对诸暨市农村居民养老模式进行分析概述;然后,通过对比分析诸暨市农村居民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卡方检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养老仍是农村居民养老的首选。养老服务需求的选择受到个体特征、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养老意愿等因素的影响,显著影响的主要是年龄、曾从事职业、主要经济来源、每月生活费等个体因素和婚姻状况、和谁一起居住、子女是否孝顺等家庭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优化家庭影响因素,提高居家养老水平;加强社会服务资源建设,降低个体因素对居家养老的负面影响;出台支持社会机构养老政策,提升养老机构整体环境;加大宣传,让老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