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城郊型农村生态建设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mo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是我国重要的回汉聚居之地,多年来一直被誉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历史与经验,但随着人口的增长,中小型城镇的建设愈来愈规模化,人口-土地-资源的协调发展日趋严峻,尤其是在宁夏南部山区干旱、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壤贫瘠、文化教育落后、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等多重自然与人为因素的重复与叠加,严重影响农村与城市结合部城郊型农村生态建设的发展。目前,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化、环境生态化、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已初步形成,城郊型农村生态建设势在必行。 本文根据宁夏南部山区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布局,以固原市原州区清河镇城郊村为例,按照典型性、代表性、对比性原则选取调查村、户。在与原州区林业局、农牧局、土地局、统计局、劳动就业保障局、扶贫办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在走访座谈的基础上,收集数据资料了解候选村基本情况,采用典型调查与偶遇抽样相结合完成样本农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人口结构、退耕还林、耕地的结构比例、利用和投入产出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城郊型农村生态建设的适宜发展模式。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并结合本地实际对城郊农村类型进行辨析,得到以下结果: 1、采用分类研究的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将宁南山区城郊型农村主要划分为七种类型:现代农业型、传统农业型、工业型、效益美观型、劳务经济型、城郊服务型、城郊生态型。 2、论文从八个方面对宁南山区城郊型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3、对宁南山区不同类型城郊农村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描述和探讨,对宁南山区城郊型农村生态建设发展模式的选择提出意见和对策。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城郊型农村的生态建设发展及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从而对宁南山区及类似地区社区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目前,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已在世界各大城市建设中得到开发利用,高层建筑的多层地下室、地下铁道及地下车站、地下停车库等多种地下设施均涉及到各类深大基坑工程。软土地区高
随着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实施,近年来在城市和厂矿企业的改、扩建工程中,大型高耸构筑物的拆除工程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复杂,现有理论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此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用作物。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自1996年后,玉米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超过小麦,居禾谷类作物的第二位。从玉米总产发展的速度来看,玉米单产的提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期以来利用杂种优势已经成为增加玉米产量和改善玉米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理论基础是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合理准确地划分杂种优势群,建立相应的杂种优势模式,才能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