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因素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aof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两套免疫系统,即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天然免疫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者都是免疫反应中重要的细胞。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尤其是先天免疫发育不健全,Th1/Th2细胞比例失衡,免疫反应向Th2倾斜,易患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证实,母乳中含有许多重要的抗体及细胞因子,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肠道菌群也具有促进免疫系统成熟之功效,可促进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维持Th1/Th2型细胞反应平衡、诱导免疫应答或免疫耐受。本研究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以尘螨变应原、初乳及双歧杆菌为刺激物,观察其对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形态学和免疫学变化的影响:1.观察无刺激及尘螨变应原刺激后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和对细胞因子IFN-γ、IL-4、IL-10表达水平及IFN-γ/ IL-4比值的影响,探讨新生儿免疫网络特点及变应原刺激后新生儿免疫网络的变化;2.观察初乳、双歧杆菌刺激后对脐血单个核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和对细胞因子IFN-γ、IL-4、IL-10表达水平及IFN-γ/ IL-4比值的影响,探讨其对新生儿免疫网络的影响及对尘螨刺激后的免疫状况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坚持母乳喂养及围生期服用益生菌对新生儿以后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32例,其中母亲有过敏史且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者15例,母亲无过敏史且尘螨变应原皮试阴性者17例。每份血样均采用甲基纤维素沉降脐血红细胞,利用Fi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置入24孔培养板中的6孔,各孔再分别加入PBS(空白对照)、尘螨变应原+PBS、初乳、双歧杆菌液、尘螨变应原+初乳、尘螨变应原+双歧杆菌液。培养96小时观察各孔细胞形态学变化并取各孔细胞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FN-γ、IL-4、IL-10浓度。统计学利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算。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α=0.05为检验显著性标准。结果:1尘螨变应原、初乳及双歧杆菌刺激后,脐血单个核细胞趋向于分化、增殖。2尘螨变应原、初乳及双歧杆菌刺激脐血单个核细胞后,各组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90%。3过敏组、非过敏组脐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IFN-γ/IL-4比值的比较AD组与NAD组IFN-γ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D组IL-4表达水平高于NAD组(P<0.05);AD组IL-10表达水平低于NAD组(P<0.05);AD组IFN-γ/IL-4比值低于NAD组(P<0.05)。4过敏组多种因素刺激后脐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IFN-γ/IL-4比值的比较尘螨刺激后,与无刺激比较:IFN-γ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IL-4表达增高(P<0.05),IL-10表达降低(P<0.05),IFN-γ/IL-4比值降低(P<0.05)。初乳刺激后,与无刺激比较:IFN-γ表达增高(P<0.05),IL-4表达降低(P<0.05),IL-10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IFN-γ/IL-4比值增高(P<0.05)。双歧杆菌刺激后,与无刺激比较:IFN-γ表达增高(P<0.05),IL-4表达降低(P<0.05),IL-10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IFN-γ/IL-4比值增高(P<0.05)。尘螨+初乳刺激后,与尘螨刺激后比较:IFN-γ表达增高(P<0.05),IL-4表达降低(P<0.05),IL-10表达及IFN-γ/IL-4比值增高(P<0.05)。尘螨+双歧杆菌刺激后,与尘螨刺激后比较:IFN-γ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IL-4表达降低(P<0.05),IL-10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IFN-γ/IL-4比值增高(P<0.05)。5非过敏组多种因素刺激后脐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IFN-γ/IL-4比值的比较尘螨刺激后,与无刺激比较:IFN-γ、IL-4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0表达降低(P<0.05),IFN-γ/IL-4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初乳刺激后,与无刺激比较:IFN-γ表达增高(P<0.05),IL-4、IL-10表达均降低(P<0.05),IFN-γ/IL-4比值增高(P<0.05)。双歧杆菌刺激后,与无刺激比较:IFN-γ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IL-4表达降低(P<0.05),IL-10表达及IFN-γ/IL-4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尘螨+初乳刺激后,与尘螨刺激后比较:IFN-γ表达增高(P<0.05),IL-4、IL-10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FN-γ/IL-4比值增高(P<0.05)。尘螨+双歧杆菌刺激后,与尘螨刺激后比较:IFN-γ、IL-4、IL-10表达水平及IFN-γ/IL-4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尘螨变应原、初乳及双歧杆菌刺激脐血单个核细胞均促进其分化增殖,并不影响其存活率。2遗传因素对新生儿免疫系统产生一定作用,有过敏史母亲新生儿Th2水平高于其母亲无过敏史者,Th1/Th2处于更加不平衡状态,研究数据表明有过敏性家族史者免疫系统更不完善。3新生儿接触尘螨后,有过敏家族史者Th2水平明显上调;无过敏性家族史者Th1、Th2变化不明显,表明遗传易感者生后受到抗原刺激后更易导致过敏。4无论母亲是否为过敏体质,母乳均有调节新生儿Th1/Th2平衡作用,且对接触尘螨变应原后的Th1/Th2失衡有一定纠正作用,对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发挥重要作用。5无论母亲是否为过敏体质,双歧杆菌具有调节新生儿Th1/Th2平衡作用,并对接触尘螨变应原后造成的Th1/Th2失衡有一定纠正作用。坚持母乳喂养、早期益生菌干预可以促进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平衡新生儿免疫网络,尤其对接触环境过敏原后所致Th1/Th2失衡具有一定的纠正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用斑点酶免疫渗滤法(Dot Immunoenzyme Filtration Assay,DIEFA)检测脑膜炎双球菌(A群)、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新型隐球菌抗原的诊断方法,为进一步研制检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