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内标准场地进行的200米跑中,弯道跑技术是影响短跑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室内田径锦标赛举办在每年1-3月,冬季是运动员的一个调整的时期,研究室内标准田径场地弯道跑技术不仅能够使运动员提高对弯道跑技术的认识,也能够为教练员提供一些理论和技术的参考。2010年07月22日9:00整,在沈阳体育学院田径馆室内标准200米场地进行拍摄,温度为27°C。采用两台同步摄像机,对参加测验的沈阳体育学院12名二级短跑运动员进行现场拍摄。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录像拍摄法、三维运动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等方法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室内标准200米运动场地弯道跑的技术分析,弯道跑中的步长和步频、重心移动速度、身体向内倾斜角度、一个复步支撑与腾空时间、道次对成绩影响,两侧髋伸展速度,支撑的三个阶段摆动腿与支撑腿的脚与地面、踝、膝关节角度变化,后蹬结束瞬间两侧大臂与躯干夹角以及两大腿夹角变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国内优秀的运动员相比,沈阳体育学院12名二级短跑运动员的弯道跑技术存在很大的不足。沈阳体育学院12名二级短跑运动员在标准室内200米弯道跑中,越是外道,越要适当的增加步长。重心移动速度要适当的增加,上下起伏要小。随着跑道半径的增加,身体向内倾斜角度就越大。支撑过程中,着地缓冲瞬间支撑腿膝关节角度偏小,踝关节背屈角度偏大,而脚与地面的角度又偏小等。送髋要积极。在扒地过程中,膝关节角度适当增大,踝关节背屈角度适当减小,而脚与地面的角度要适当增加。后蹬过程中,右臂与躯干的夹角大于左臂与躯干的夹角以及两大腿的夹角要适当增加等。总体来看,沈阳体育学院12名二级短跑运动员在室内200米跑的弯道技术上都应该提高技术。因此,教练员一定要特别重视对运动员弯道跑技术的改进,对于室内标准200米弯道跑技术具体的细节,教练员应加强弯道技术训练的质量,有针对性的达到“人-弯道跑”完整技术合理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