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摩·福斯特(1879-1970)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小说家之一。《印度之行》被公认为是福斯特最成功的作品。与以往作品相比,这部小说的社会背景更复杂,更为广阔;该小说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可对它进行多方位解读。作为一个西方作家,福斯特把寻求爱和联结的触角伸向东方。小说中的印度对于福斯特而言是宇宙的缩影,其中充满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哲学思想的相互碰撞。小说始终回荡着一个主旋律:寻求爱和联结,体现了福斯特对人与人之间联结和交流的渴望和探求。作家通过对三种主要宗教的探讨表明,无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印度教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之间相分离的关系,都不能使人类认识自身和周围的世界,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于是作者寻求两者的妥协。本文采用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宗教理论集中分析了三种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在《印度之行》中代表人物阿齐兹、穆尔夫人和戈德博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阿齐兹是一个笃信爱与平等信念的穆斯林,有着与英国人成为朋友的美好愿望;但是他受审的遭遇最终使他认识到他和英国人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除非作为殖民者的英国人被永远地赶出印度。穆尔夫人是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她慈祥,充满爱心,不带任何歧视偏见;和印度医生阿齐兹一见如故,结为朋友。由于马拉巴山洞之行,她经历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对一切都产生了怀疑,包括自己的信仰。她与宇宙合一、和不同种族的人交往的美好愿望也随着她的死亡而宣告失败。戈德拜尔教授是一位虔诚的印度教教徒。他爱冥想、内向、祥和,对神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但却不爱人,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不爱作为个体的人。在爱神克利希那的诞生仪式上,无限的神圣的爱完整了戈德拜尔爱的理念。而爱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更好的交往提供了可能。本文指出在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英国,印度人和英国人之间不可能取的得真正的友谊和联结;但永恒的人类之爱为人们的最终“联结”提供了希望。小说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不断地提醒人们:文化的冲突,种族的矛盾一直在困扰和威胁着人类,人们需要克服自身的缺陷,与他种文化交往,才能达到共识,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