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新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作为基本理念,可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非常重要,生态观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进行生态观教育的内容占有一定比例,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内容,这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态观教育提供了充实的材料和充分的可能性。本文以语文教学论、教育学、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以中小学语文教学现实为实践根据,以新课标、新教材为本,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为目的,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个最本质的生态视角出发,积极探讨在中小学教学中实行生态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阐发语文教学中的生态观教育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具体内容、基本特征,探讨了生态观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原则和策略。全文主要包括四章。第一章是引言,阐释了由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引发的生态观教育的探索,语文教学为生态观教育提供的可能性,生态观教育的研究现状和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思路等等。第二章阐述在语文教学实施生态观教育的理论依据,探讨了生态观教育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确定了语文教学中的生态观教育的含义、范围,重点分析了生态观教育的内容在语文教材、高考阅读材料的比例,新课标对相关内容的规定以及社会大环境的生态和精神危机。由此得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态观教育既是语文教材的内在要求,又是高考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宏观要求,同时更是消解当前社会大环境的生态、精神、道德危机的外在要求。第三章论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态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语文教学生态观教育的内容从环保要求,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三个角度阐释,即树立生态观念,培养环保意识;激发道德观念,提升思想境界;建构精神家园,完善人格世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观教育有和谐性和主体间性,审美性和情感性,模糊性和间接性,道德性和功利性四个显著特点。语文教学中的生态观教育性质既具有教育的一般性,同时又有语文教学的特性,这是区别生态观教育与语文教学中贯穿的其他性质教育的根本点。在生态观教育的这些特征中,最为突出的是它的和谐性,无论是它的本质还是目的,最终都归于和谐。第四章探讨了生态观教育在实践中的原则,并且根据原则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策略。这些原则包括相得益彰的有机联系原则,一以贯之的系统性原则,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原则,以“活”引教的活动性原则。生态观教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绝对不能取而代之,生态观的教育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轨道,更不能喧宾夺主。语文教学是生态观教育存在的载体,而生态观教育则是语文教学实现培养和谐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当然,任何教育的理论探讨都得在实践中得到实现,所以最后为贯彻这些原则制定了相应的策略,这是生态观教育能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实现的根本途径。